高排量心衰的认识与治疗

高排量心衰的认识与治疗

高排量心衰(High-Output Heart Failure)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心力衰竭类型,通常是由于心脏排血量异常增加而引起的。心衰本身是多种缘故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力衰竭学组指南(2018)》的定义,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异常是引发心衰的主要缘故。然而,除了心血管疾病,许多非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导致心衰的发生。

高排量心衰的病因

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是最近的研究热点。这些药物能够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预后,但也可能导致一系列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等。例如,蒽环类药物、环磷酰胺、某些烷化剂及靶向药物等,可能在治疗经过中导致心功能异常。当患者在抗肿瘤治疗中出现心功能难题时,应该依据相关心衰指南进行及时的治疗。

除了肿瘤药物外,甲状腺疾病常常被误诊为心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刺激儿茶酚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体系的激活,从而导致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加快以及心脏负荷加重。这些变化会使心力衰竭的症状加剧。除了这些之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也可能导致心血管代谢功能的改变,影响左室舒张功能。因此,当患者出现心脏症状时,医生应高度重视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和评估。

高排量心衰与脚气病

脚气病是由于维生素B1(硫胺素)的严重缺乏引发的一种高排量心衰类型,尤其是湿性脚气病。虽然导致该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通常认为与交感神经受损以及血中丙酮酸、乳酸含量增加,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心排量增加有关。对于这种高排量心衰,推荐通过饮食改善维生素B1的缺乏,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B1及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

如果确诊为湿性脚气病,推荐的治疗方案是肌肉注射维生素B1,持续7到10天,之后转为口服补充。该治疗技巧已被证实可以有效缩小心脏、提高血压及减缓心率,达到治疗心衰的效果。

提高对高排量心衰的关注

近年来,由非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心衰患者住院人数显著增加。这呼吁医护人员和患者双方提高对非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衰的认识,从而减少漏诊与误诊的机会。早期识别和恰当治疗高排量心衰的相关疾病,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排量心衰不仅是一种心脏病症,更是多种潜在健壮难题的反映。患者在出现心衰症状时,务必要仔细接受医学评估,以便尽快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通过综合的医学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