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简短的邀约,让我又回到了云南,回到了横断山里。此行我要走访的,是香格里拉、丽江和大理。从成都中转之后,我首先踏上了香格里拉的土地。
在飞来云南的飞机上,我努力搜寻着上一次来香格里拉的情景。但是真的已经不太记得。那应该是13年或者15年以前的事情了。我第一次来香格里拉的时间应该更早一些,因为那时候一个小城的名字还叫朴素平淡的中甸,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而更名成香格里拉,则应该是本世纪的事情了。
虽然这里改名叫香格里拉已经有20年了。但是我仍然喜欢把它叫做中甸。因为这个称谓更能说明这里的地貌特征。这里应该算是横断山脉的东北端。数列纵向排列的大山紧紧相互依偎着,山高谷深。在这样的紧密排列中,能有一块面积相对大而平整的土地是十分难得的。中甸的“甸”字,就是纳西语(也有说是彝语)平地的意思是对这个地貌特征最形象的称谓。本世纪初,因为山高谷深而经济欠发达的云南迪庆州中甸县为了摆脱贫困,利用自身优质的地理资源,开始了旅游扶贫的进程。而这个进程的第1步就是他们弄了一个比中甸更适合推广营销的名字,香格里拉。
因为当地政府的宣传到位。几乎所有来到这里旅游的人都知道,香格里拉这个名字源于上世纪30年代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所写的情节均为虚构的《消失的地平线》一书。我相信现在90%以上的人是没有看过这本书的,大家都是顺着别人的说辞,“顺杆爬”式地复制着别人的表述。在这本书里,詹姆斯.希尔顿引用了东方藏民族关于理想圣地香巴拉的传说,虚构了一个理想中类似于伊甸园一样的幸福天国”香格里拉”。据说由于《消失的地平线》当年在西方的走红,“香格里拉”这个名字也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上世纪末为了通过旅游发展和提振地方经济,四川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的一些地方都纷纷打起了香格里拉的主意,想借助更名香格里拉,来提高自己地方的知名度,借着香格里拉的热度搞活旅游经济。这一轮“博弈”云南省占了上风,成功的把中甸县的名字改成了香格里拉县。
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搞好民生而绞尽脑汁自然无可厚非。不过假如詹姆斯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描写的香格里拉,是真的是取材于藏民族传说中的香巴拉的话。那么这两个地方的位置差距可就有点大了。
基本上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就是向往美好。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心目中,西方有伊甸园,东方有桃花源,而在藏民族心中有着他们自己的香巴拉。香巴拉是藏族人传说的理想天国。传说人们向往的所有美好,在香巴拉都是常态。没有饥饿战争,没有病死苦痛。
关于香巴拉的具体位置,在藏传佛教的普遍认知里,都认为是在西藏阿里地区冈仁波齐峰的下面,在那里的原因特别好理解,因为冈仁波齐是世界的中心,也是佛陀的居所。在印度也有些类似于藏区香巴拉的传说,他们认为香巴拉在恒河以北,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上的某个地方。
当年我在西藏旅行。拉萨的朋友就直接告诉我,在布达拉宫的地下,有着通往香巴拉的秘密通道。日喀则的朋友则说香巴拉的入口在扎什伦布寺展佛台的下面…据说驻锡在扎什伦布寺的六世班禅罗桑巴丹益西大师撰写过《香巴拉道路指南》一书,说历代的班禅大师都去过香巴拉。大师表示,去香巴拉的“通行证”需要由班禅大师签发。而所有关于香巴拉在那里争论中,最朴素也是最直接的,要数四川的藏族朋友。他们的观点很简单,在四川稻城县有世间公认的”三怙主”神山(三怙主指的是文殊菩萨央迈勇、观音菩萨仙乃日、金刚手菩萨夏诺多杰)。传说中香巴拉的首领是金刚手菩萨夏诺多杰的化身,所以香巴拉就在夏诺多杰常住的地方才是顺理成章的。
关于香巴拉具体位置的争执自古就有,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今天这个争执也变得激烈起来。云南的中甸率先拿下了“香格里拉”这个名称,拥有“三怙主神山”的四川稻城县宣布成立了香格里拉镇…其实,我想说的是,香格里拉根本就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各种关于“香格里拉在哪里”的探访行为都是滑稽可笑的。如果一个地方人民可以安居乐业,那么那个地方就是真实的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