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莎莎的安慰

点击上方”浥心苑”↑免费订阅本刊
作者:翁溯利|播音:尹凡 |排版:L弟兄
浥心苑之声
欢迎收听
01
一天傍晚,八岁的莎莎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妈妈就问:“莎莎,今天怎么回家晚啦?”莎莎说:“今天我们班主任的儿子死了,我和小红到她家安慰她了。”妈妈接着问:“你怎么安慰她呢?”莎莎说:“我年纪还小,不知道该向她说什么好,所以我就扑到她怀里与她一起哭了一会儿。”
读了这则杂志上的小故事,我立刻想起一处经文来:“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要彼此同心”(罗12:15-16)。如今的社会,与喜乐的人同乐的人大有人在,而能与哀哭的人同哭的人,却并不多见。电视、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的有关见死不救、麻木不仁的新闻,时常充斥着我们的眼眸。
一位19岁的女孩,与抢包的歹徒搏斗了十多分钟,身上被刺十多刀后躺倒在地,围观的群众多达数十人,竟没有一个人上前与女孩一道与歹徒搏斗,当女孩被刺倒地后,也没有人上前将血肉模糊的女孩及时送到医院救治,导致女孩最终落下了严重的残疾。鲁迅所痛斥的旧社会的可悲可气的“看客”,再次在所谓高度文明的社会里上演着。若鲁迅先生今天还健在,他该如何看待现今的世道和世人呢?其实,早在耶稣时代,社会上就已经不乏这种麻木不仁的人,耶稣如此描述:“我可用什么比这世代呢?好象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说: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捶胸”(太11:16-17)。
如今的世道,文明的高度发展带动着灾难的频仍出现,水灾、旱灾、雹灾、火灾、地震、瘟疫、空难,几乎一刻不停地在“地球村”上轮番上演着,需要我们流泪同悲、需要我们伸手相助的时候,实在太多太多。作为神的儿女,我们应当像神那样有一副“怜悯的心肠”(参路1:79),圣经说:“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可6:34)。
02
因遭扫罗嫉恨而被迫逃亡流离的大卫,谁能晓得他内心的孤单和痛苦呢?只有约拿单,约拿单的爱和眼泪使大卫的心中生出一丝温暖(参撒上20:41-42);
家破人亡、浑身生疮、被妻厌弃的义人约伯,谁能感受他内心的极度伤悲呢?只有远道而来的三个好友,为他哀哭,与他同悲,和他同坐七天七夜(参伯2:11-13);
面对眼前的十架苦杯,深夜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耶稣“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至死”(太26:38)、“极其伤痛”(路22:44),此时的耶稣多么需要他最爱的三个门徒(彼得、雅各和约翰)能与他一同警醒祷告,为他分担一些痛楚和忧伤呢!可是,让主大失所望的是,他们竟然三次睡着了(参太26:36-46)。
  伟大的使徒保罗,在他悔改归主后的数十年光阴里,为主的福音、为主的教会、为主的群羊,可谓历尽沧桑、含辛茹苦,他也有软弱的时候,他更经常流泪,可是,谁能理解和体会他处境的艰难、心中的孤单和忧伤呢?“没有人前来帮助我,竟都离弃我”(提后4:16)--这就是保罗当时处境和心境的写照。此时,“独有路加在我这里”(提后4:11),这多少给了保罗一丝安慰和鼓励。
锦上添花不足为贵,难能可贵的是雪中送炭。
基督徒啊!在这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太24:12)的世界里,我们要具有神那样的怜悯心肠,当我们耳闻目睹与我们有关或与我们无关的人正遭遇着人生的不幸时,我们要像小女孩莎莎那样,与人同悲共哀,给人安慰、鼓励和援助。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付出很多,有时,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安慰,就可使一个忧伤、痛苦甚至绝望的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渴望,重新树立对人生的信心。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安息的希腊原文有安慰的意思)”(太11:28)——让主耶稣的话成为我们的心声吧!
小编推荐 文章都是浥心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愿基督的爱常与您同在!如果喜欢您喜欢浥心苑的文章,可以免费订阅,可以 分享给更多的人,搜索:浥心苑(或长按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