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旬刊《大文坊》特刊(总第100期)
【编者按】重新出发,也要从心出发。《大文坊》始于2017年7月末。现在,时至阳春三月,仍未满周年,100期《大文坊》实打实地给读者奉献了100期。100期的“微旬刊”足可以收集起来,付梓出版,想必大家都很激动。
随着微旬刊《大文坊》在微信平台推开,无不彰显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异彩纷呈。相信此种势头还在新的百期发扬光大。
《大文坊》实际上是文学精品集。有些篇目虽然短小,但仍不失完美地表述着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一条闪闪发光的哲理,一星划过夜空的亮迹。这些短文,含蓄凝炼、肃洒自然,你可诵之,你可歌之,你可思之,你可叹之。旅途携带,或置之案头,随时览阅一“坊”,既有神韵与灵性的感悟,又有芬芳与飘逸的魅力,相信会带给你无尽的乐趣——本期重点推出徐锦绣老师的“写在微旬刊《大文坊》100期之际”。就是对《大文坊》一个最公允的评价。
徐锦绣,浙江临海人,中学高级教师,课余偶尔消费文字。有作品在《诗刊》《中国写作》《台州文学》《台州日报》等报刊发表。出版诗集《烟花脚印》(合集)。《大文坊》总编助理兼书评组组长。
写在《大文坊》第100期之际XIE ZAI DA WEN FANG BAI QI ZHI JI文|徐锦绣
微旬刊《大文坊》从2017年7月28日创刊到现在,短短七个多月的时间,算上增刊,已经为读者奉献了100期的文学艺术大餐,每期都是图文并茂,制作精美。主编贾永红老师所付出的心血之大,可想而知。感谢!
商石的长篇连载小说《拆迁》切入的是市井图画,表现的是社会发展中的人性的复杂变迁,作家用笔非常干净利落,行文洗练,语言富有商洛地方味道。寻常巷陌、邻里琐碎都隐着平民利益、官场升迁之暗关系,作家都能化繁为简,清晰地体现在人物言行上,看似冷眼旁观,笔底却注入了深情,让读者与其中人物同悲喜甚至同凡俗。令人敬佩!
“拆迁”对于底层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拆迁补偿牵动着每家每户的心,由此而展开的细节让人物一个个走上台面,释放自己的人格色彩。黑女、胜利、赵胜、双喜等主人公让读者印象深刻。拆迁后的村民们物质生活充裕了,伴随而来的是金钱的副作用,几家欢喜几家忧。矛盾不断,突然有钱后的空虚无聊,精神已赶不上物质的脚步。
在《拆迁》里,作家叙事的节奏,张弛有度,讲述底层百姓的“房事”。 细碎的日常,道出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对于生活里的不平事,有着一种低处的抗争与无力抗争的无奈。小说的各色人物依旧在自己的故事里演绎着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承载着社会的角色和生命意义。《拆迁》塑造的底层小人物的群像,都带着生活本身的气息向读者扑面而来。作家内力之深厚,可见一斑。
九零后姑娘杨成钰微的小说《“好命”的女人》,文笔老练,让人惊艳!通篇文字叙述极其简洁凝练,无一句赘言。而小说的主题也是呈现出不确定性和多解性。
王寡妇遇到命运的打击时,用自己的坚忍坚毅和对生活不气馁、不放弃,始终热爱生活,并能对生活有着清醒的认识,屡次在艰难孤独中赢得生活的春天,是她人格魅力使然。在她身上依然能看到《祝福》中祥林嫂的影子,她没有自己的姓名,一生都是被人以“王寡妇”相称,这称呼里有着许多的歧视鄙夷,有着许多的封建陈腐观念的气息。结尾临出嫁前对着老王坟头说的“下辈子,你依然要带我回家”,让人五味杂陈。
鲍尔吉?原野的《流浪狗》,视角独特,从狗的角度看人的社会,冷峻的语言描写中隐含着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人性的反思。而作为狗中的一个特别群体,流浪狗恐怕是最能感受到人情冷暖、狗世艰难的。狗眼中的人间充满着生活的乐趣,哪怕是谩骂也是具有温情的。
文章笔调冷峻,让流浪狗的结局走向梦幻般的凄凉和死亡,但是流浪狗对主人无条件的忠诚和无比坚定的热爱信任,触动了读者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这篇散文,让人疼痛,让人汗颜,更让人深思。
读任茂谷的文字,会有“思无邪”、“诚”、“正”这些词冒出,感受到一种人文的厚重之美。《牵着心海的湖岸线》,有对博斯腾湖的广袤丰盛的赞叹,有对湖的命运的担忧,由自然反思人类自身,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堪与《瓦尔登湖》媲美,又有着荡气回肠的探险豪情,而其中与水共休戚的真情感人至深。《关于鲁艺院的那些事儿》(三题)是有机的三个篇章,安静的述说,透彻的明理于不动声色中让读者感受万千人生波涛。如果说《花道》和《梅园》是作家“飞升上神”的进阶,那么《毛连草》就是作家所历的“劫”。这样的毛连草,是能和戈壁荒漠的胡杨并肩的,历尽苦难却能站在人生的高处俯瞰人世百味,把苦难转化成了滋养自己的生命源泉,是参悟了生活之后依然用热切的眼神回望身后的路,是用自己的生命足迹谱写的人生大篇章。
任茂谷的《库那巴扎的新磨坊》,我们看不到什么闲笔和题外话。作家节制的创作手法,对于读者来说,就好似我们看冰山,只能看到上面的一角凭着深厚的驾驭语言能力,作家通过自己对现实生活必要的转换、过滤、变形和提升,让生活自身来和读者对话,让新磨坊在木卡姆般美妙的乐音中,在麦西莱甫一样的动感舞姿里,农业银行的干部和村里人结对子,透过《库那巴扎的新磨坊》,读者看到了一幅“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馨画面。
那朵的《草甸》与《挖野菜》,语言自然清新而灵动,草原气息扑面而来。读来仿佛能闻到北方田野的芬芳,字里行间游走着灵魂的香气。且构思巧妙,自然铺写,不着斧凿痕迹。关于草原上的童年往事的叙述,都带着浓浓的故乡亲情。
军洁的美诵,如《草甸》上轻盈的风,让读者的心飞扬起来。沉醉,醉美!
野菜是充满灵性的存在,有着人的神态和脾性:“我”在挖野菜中目睹了因为被青蛇咬了一口的小伙伴“小豆子”,生命的离去,虽然幼小,不懂真正的“死”,但是,“死”的概念留在了“我”的心底。《挖野菜》的结尾对“田野”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了田野给孩子的无尽的滋养,带来万物拔节生长的悦音,自然美妙,言有尽,意无穷。
张兆昆老师的散文《雪花,我心中的神花》,更像是一首动人的抒情诗。张兆昆老师用军人特有的笔触抒发着自己对大自然最圣洁的花朵——雪花的真情。这些雪花与兆昆老师的内心的审美高度一致:素雅、淡雅和纯净。
那些雪花有人的温婉俏皮,是一朵朵带给人温润甜美舒适情感的解语花。偏爱雪花,不是因为她们的观赏性,而是因为她们“极具自然效应和社会效应”,是具有崇高奉献精神的花!兆昆老师用自己浑厚的笔力,从多方位立体描写雪花,给雪花的淡雅圣洁增添了更厚重的人文内涵,给读者展示了雪花的刚柔相济的品格,让轻轻飘飘洋洋洒洒的飞舞有了一种动人的人格的魅力!
贾永红的《大美新疆之南疆胡杨》是一篇探索时间与生命奥秘的大散文。博尔赫斯说,“这里又一次,饱含记忆的嘴唇,独特而又与你们的相似。我就是这迟缓的强度,一个灵魂。我总是靠近欢乐,也珍惜痛苦的爱抚”。作家将胡杨人格化,赋予了胡杨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既表达了自己在自然中的感受、感觉和感动,又将胡杨纳入自然程序的组成部分,让胡杨的生命体汇入人类文明历史的长河里。作家对大漠胡杨的深沉而开阔的理解,情感饱满,思接千载,游刃有余,彰显文字之博大厚重。
罗红的散文《年味最重是情味》,由自己个人及家庭对年的体味,到海外华人及外国人对中国“年”的深度体验,再扩展到对底层劳动者年关回乡的关注。
立意由小及大,由浅入深。这是中国百姓的“年”的味道,洋溢在千家万户的欢声笑语里;这也是中国文人从文化角度对“年”的文化的审美,冷静而富有人文关怀。
高伟的长诗《黄河密语》,带给我们不一样的黄河气质。这首长诗与男性诗人的写作视角有些不同,往往男性的关注更多在黄河的雄浑壮阔昂扬的生命征候。而高伟的《黄河密语》更多的是内心呈现,黄河里有小我,更有个大我。深入到生命本质,自己的成长也是黄河的成长,让自己成为自己的源头,展示了一种母性的情怀和自我成长的傲骄。用自己的情怀哺育自己的黄河,巾帼不让须眉!
王坚波的五首诗中的《流水打着旋儿》、《屋顶是蓝天》和《绿》三首诗是可以放在一起来读的,都是关于“时间”。在《流水打着旋儿》里,诗人用“流水打着旋儿”作为一根主线,串连起整首诗的内容。时间之中,万物来;时间之中,万物去。但是万物生长的瞬间,已经超出时间,驻留在时间之上,成为一种永恒!《屋顶是蓝天》由“鹰”来呈现演绎生命脱俗之壮美,透亮的生命根须挺拔!《绿》一诗里,诗人依托一个个具体的意象来呈现诗歌的内在情感。,有一种空间上的远近高低的错落,有一种时间上的幼小到壮大、稚嫩到沉静的渐变,动静交融,相得益彰。
而在《桌面上的红瓷杯》里,王坚波用“红瓷杯”这一外在物化的意象来象征人的命运,人生看似平静稳定的处境往往陡起风云,被一双双莫名的手带向不可知的境地。让本来可期的美好,陷入变幻莫测。《医者与患者》,更像是演绎一出黑色幽默的剧目,其中的“医生”与“患者”分别在两个频道上。是荒诞的黑色幽默。说的似乎是医患关系,但是我们又可以读出更多的“关系”,生活中的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工作上的领导与下属之间、同事之间,学习上的师生之间等等。
胡茗茗的《立春记》,第一节,先辨认属于各个不同诗人的春天的景,云南的春天,竟然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美景。借助“鸟儿”这个意象,表达一种自由飞翔迁徙后又遭遇现实寒流的些许迷茫怅惘。而后写“立春”之后各种的幸福:第五节看似与三四两节句式一致,内容则不同了,表达的是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使“立春了”“东风解冻了”,但是,属于自己特有的个性,并不为外界的春天所改变,依旧保持着自己那种“目光温柔而凌厉不迎合,不畏惧”的特有品质。最后则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客居”状态,在云南辨认出了属于自己的窗口,诗人终于沐浴在春的光芒里,整首诗歌也落在了温暖而光明的春天里。
乃亭的系列童话故事,或让童话作家直接和童话人物对话,天真可爱,童趣盎然。在纯真的童心世界里,让读者和童话里的孩子一起领悟到简单的是非判断:人不可以有“坏”念头。
其实童话故事不仅仅是给小孩子看的,像这样美好的语言,大人也应该经常感受一下,丢下现实生活的功名利禄,像孩子一样用单纯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多几分美好,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充实。多一点童心,这个世界就多一份纯净和美好。这里真的是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个世界,喜怒哀乐,娇嗔天然,去除了成人的矫饰与世故。一派烂漫天真!
林宏伟的人物纪实《一朵开在天山深处的牡丹花》,给读者展示了当代八零后美女企业家姚静的创业故事。靠着自己的敢闯敢做的魄力,让天山的美酒香飘千里,醉了天山,醉了草原,打造了高品位、高质量的名诺美酒。不仅有高贵典雅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更有着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女企业家的慈悲情怀。积极投身社会福利事业,给敬老院、孤儿院捐款,慰问少年儿童,慰问武警战士,资助贫困家庭。传递、拓展着正能量,谱写着辉煌的人生篇章。
贾永红的人物纪实《无限江山赤子情》、《山里娃巧妆北京城》、《商洛名师出深山》、《用镜头述说生活》等,作家巧妙剪裁,用“春秋”笔法来记“人物坊”,既有报告文学的真实可感,又有小说的生动传神。笔下的人物大都是素描手法,用最质朴的语言来构划主人公的内在丰盛的精神世界。林宏伟、陈志民、姜万记、鲁力宏等人物立刻变得立体可感,有着小说的“圆形人物”特征。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些人物身上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很多人是贾永红老师的商洛乡党,因此,作为生于商洛长于商洛又因为生活需要而开商洛很久的啇洛人,故乡的一草一木总关情,作家在下笔时注入了自己心底的浓浓乡思,人物的一言一行皆流露着对故土的深情,像林宏伟身上就有着难掩的商洛人特征:平和善良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像种子一样把自己投入到工作劳动中,凭自己的实干立足于社会,成为事业上的佼佼者。
在《大文坊》的“增刊”中,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是作家贾永红的“曲云其系列”散文。
维特根斯坦说:看见眼前的事物是多么难。眼前的事物,因为在眼前,我们常常视而不见。眼前的事物,因为在眼前,往往不屑去看。所以我们常常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我们平常人眼中,“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觉得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一样的;而在对生活充满热情、富有诗意的作家眼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曲云其系列”散文,就是用自己的“看见”,带着我们去“看”眼前的事物。
曲云其是作家“访惠聚”工作时的驻地村子,南疆的小村子,一个偏僻寂寥连理发都得上县城里去的地方。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作家留心身边的琐碎细事,注视地头田垄,凝望窗外杏树雀儿。信手拈来,随性漫笔,朴素而宁静,都是生活的味道。这种朴素而宁静,正是平常的城市生活里被日常的喧闹繁华给挤掉的自我涵养。
作家不断地把自己收到的命运美好的馈赠——曲云其,以质朴而真挚的语言呈现给读者,不仅让读者分享到自然的美,人情的美,而且引导人们对更深层次的关于时间赋予人的命运的秘密的叩问。
在曲云其村的慢生活里,作家总能看见眼前的人和事物。《我的维族兄弟买合苏木》里那个遭遇生活疼痛依然张开双臂拥抱朝霞的买合苏木;《村庄碎事》里那个心直口快脾气很大阳光般明朗炙热为了孩子而甘愿忍受生活煎熬的热依罕古丽;《乡村散章》里那个认识到现实是残酷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尔孜汗;《莎乃孜古丽》里那个外貌神采动人对生活始终抱着豁达、宽容、理解态度的莎乃孜古丽。抑或是从高远的昆仑雪山引入的曲云其村的那一沟明澈清凌活活流动着的渠水;或是村舍篱笆旁那一朵在风中摇曳着的素洁的小花;或是敞开胸怀的田野吮吸着阳光和雨露积蓄生命汁液和力量的瓜果蔬菜;或是由迢遥的秦岭山脉飘来种子又恰好安家在曲云其村的那一棵在阳光下月光下不停拂动着的杏树;或是做窠在窗前杏树上的那一群不停叽叽喳喳来回飞舞着又不时与人对望的鸟雀;或是那天空里阳光下自由自在舞蹈着的洁白的鸽群;或是憨憨娇娇会使小性子对人有着至纯依恋却又被人辜负郁郁而终的土才……这些景致风物并不是脱离实际生活的冷冰冰存在,都是带有人间的烟火味的一种温暖存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一种爱惜,一种柔情。
因为静,所以作家看外界的心灵变得明亮而活跃,心胸变得阔达。那些目光所及的一切都是他的触发点,外面的事物,无论多么渺小琐碎,都能透过现实生活看到生命本真的样子,淡泊而干净。
在曲云其村,也有着《纠结》,那种“任时光,明明亮亮地摆在眼前,白白地撒落一地”“虚度着”的纠结。但作家有很强的自我化解能力,他巧妙地借助各种力量来化解“纠结”——来自远方老首长和同乡的关心,身旁土才和大黄的贴心陪伴,还有那天空里阳光下舞蹈着的鸽群和有着守卫着人和土地的“曲云其的杨树”……“纠结”似乎渐渐地飘走飞远了,只有曲云其的美好依旧摇曳着。
作家以自己的对寂寞的坚守,过滤了功利和世俗,保持内心的干净,文字里仿佛有着一只智慧的蝴蝶飞舞在时间的河流上面,引领读者走进文字的内核,使读者的心灵与外部的世界对接,触摸现实生活,探究生命本真,进而叩问生命的存在。
在曲云其村,也有着《细碎》带来的有些惊心的“死亡梦境”,却因了这虚的“死亡之境”, 虚实映衬,让作家看身边现实的事物时有了更清澈的眼光,看到了树木和庄稼泄露出的潜藏的生动,一个安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曲云其世界,这是一种“劫后余生”的顿悟。
正如《乡村散章》里表达的——“曲云其,是一本没有打开的绿封面的书。木叶上栖息着风、鸟儿和往事。曲云其的房舍,像一枚枚苦涩的果子,布满时间的痕迹。青草围绕的村庄,庄稼,渠干,在村落里,像一面镜子,发出祥和、恬美的光芒。宽阔的乡村公路,像阵风吹进村庄,而后散开,吹向村庄,吹向庄稼,吹向曲云其的角角落落”。
一位有深度的作家,往往需要更敞开,更自闭。冥思即是将你自身幽闭于独一的思,终有一日,这独一的思将静立,宛如静立于宇宙苍穹中的一颗星体。
在曲云其村孤寂的漫步里,通过这些朴素有韵味、单纯清澈的文字,作家找到了路径和估价的意义,找到了通行的阶梯和表述的言语。
01
《大文坊》编委会主任
张兆昆
编委会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矫 健 寒 默 高 伟 林 仑 崔 彦 罗 红 王舒漫 王瑞娴 任茂谷 刘乃亭 张兆昆 张春梅 郭胜科 叶俭秀 欧阳静 阿依古丽 高丽娟 黄当宏 贾永红
编辑部组成
荣誉顾问:高占祥
顾 问:矫 健
社 长:黄当宏
副 社 长:王明山
总 编:贾永红
总编助理兼书评组组长
徐锦绣
总编助理兼诵读组组长
牛军洁
社长助理:罗 红(兼)
法律顾问:李艳林
小说坊主持:林 仑(兼)
散文坊主持:王舒漫(兼)
诗歌坊主持:零 子
童话坊主持:刘乃亭(兼)
书画坊主持:郭胜科(兼)
人物坊主持:雅 楠
养生坊主持:红 云
影艺坊主持:苇 子
《大文坊》全国文学创作基地(新疆)主任:王明山(兼)
《大文坊》全国文学创作基地(陕西)主任:黄当宏(兼)
《大文坊》全国文学创作基地(三亚)主任:赖 波
2
《大文坊》投稿须知:
一、《大文坊》欢迎海内外文友赐稿:中短篇小说(含微小说)、散文、随笔、文艺评论、诗歌(古体、现代)、童话(含中小学生作文)、人物(纪实文学)、书画(篆刻)作品、摄影作品、养生(保健)均受欢迎。
二、各类文体均要求500字以上(优秀的中篇小说除外)。特别注意:文责自负。
三、书法绘画(篆刻)作品及摄影作品要求配有文字,版权自负。
四、凡是在其他平台刊发过的作品,请勿再投。
五、作者简介、作者照片请务必以附件形式发送。
六、《大文坊》平台投稿邮箱:
446171638@qq.com 704004512@qq.com
七、《大文坊》平台读者赞赏:赞赏于一周内全部发给原作者。本刊不作一分一厘扣留;
八、作者投稿若两周内没被《大文坊》采用,烦请另投他处。
微旬刊《大文坊》编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