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文化】新疆故事/张静芳

张静芳作品欣赏
新疆的故事
张静芳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八个半陕西省。地广人稀,全自治区常住人口只有2500万左右,共有47个民族。
新疆的地形极像一个“疆”字,绵延56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蜿蜒曲折,很像“疆”字的偏旁。它的整体地形由“三山两盆”组成。雄伟的天山横贯新疆东西,把新疆分成了北疆与南疆。最南边是巍巍昆仑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和天山之间就是辽阔的塔里木盆地,这就是南疆,人口以汉族和维吾尔族居多;最北边是阿尔泰山,天山以北至阿尔泰山就是广袤的准噶尔盆地,这就是北疆,人口以游牧民族为主,哈萨克族、克尔克孜族、蒙古族大都聚居在此。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中国最大的铁路口岸—阿拉山口和最大的陆路口岸—霍尔果斯都在新疆的伊犁境内。随着“一带一路”的崛起,伊犁边境发挥着更大的连接世界各地、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贸易的纽带作用。
都说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一游,是我们多年的愿望。终于,2019年7月,我和老伴带个两个读初中的小孙子,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赛里木湖和那拉提草原
赛里木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位于新疆西部,面积450平方公里,它源自于天山山脉的冰雪水,没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属于雪水渗入地下后自然溢出成湖,湖水湛蓝湛蓝,很像一面镶嵌在高原上的镜子。
由于地处高寒,湖水温度极低,平原地区的所有鱼类在这儿都无法生长。偌大的湖周围寸草不生,后来国家从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引进了耐高寒的鱼种。
湖边气候多变,下午四时湖东边游人较多,气温在26摄氏度左右,体感很舒适。大约一小时后,人们来到湖的西北方向,气温骤降,温度只有9摄氏度,游人的着装千姿百态,有的穿着羽绒服,有的穿着裙子、短袖,穿衣少的人个个都冻得瑟瑟发抖,短短的两个小时内,感觉像从温暖的春日走向了寒冬。
离开了冷风嗖嗖的赛里木湖,我们乘车翻越天山。车辆在崎岖的山道行进了大约40分钟后,进入伊犁河谷平原,气温又回到了25摄氏度左右,又见晴空万里,绿草茵茵,满目葱笼,仿佛回到了关中平原。
伊犁曾是新疆的首府,是中国西部边陲的战略要地,距离霍尔果斯口岸只有33公里,它坐落在伊犁河谷平原中心,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很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是中国西部较大的天然粮仓。
1842年冬天,腐败的清政府把禁烟英雄林则徐流放到伊犁。可怜林公一路车马劳顿,经过四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才到达果子沟,然而大雪封山,车马无法通过,他只好徒步踏雪而行,跌跌撞撞走到伊犁,身体极度虚弱,但他坚持自己的信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他没有因为罪臣而就此颓废,而是以年迈之躯走遍天山南北,发动边民垦荒屯田,兴修水利,种树种草,改造荒漠,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他就为清政府新增耕地69万亩,到来年秋天,粮食大丰收,极大的丰盈了库府,巩固了边防,为新疆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疆最大的高山草原是离伊犁较近的那拉提草原,也是哈萨克族人的聚居地,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是唯一没有乞丐的民族,也是延续亲情最好、离婚率为零的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勤劳勇敢,选择的那拉提草原是水草十分丰盈的高山草原,远看是连绵起伏的高山,近看半山腰以上是茂盛的常绿乔木,半山腰以下则是如毡如毯的绿草和满坡的牛羊。齐腰深的青草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野花,一眼望不到边,像一片浩瀚的草海,微风吹过,草浪轻翻,花朵轻摇。抬头看天,蓝天白云就像迷人的草原上撑着的一把硕大无比的伞,天空、草原、牛羊相依相映,美轮美奂,令人流连忘返。
坎儿井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从巴音布鲁克的和静县到天山几百公里,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放眼望去,只见漫漫荒漠戈壁,寸草不生。有风吹过,满眼都是飞舞的黄沙,遮天蔽日,天地一片昏暗。
翻过天山,黄沙渐渐消失,呈现在眼前的是千奇百怪的石山,所有的石头都是黑灰色,更像是关中平原地里偶尔可见的料浆石粘在一起,石山的外表都是疙里疙瘩。只这种奇怪的石山就绵延了五百多公里,不仅没看见一棵草,天上连一只鸟都没有飞过,让人感到窒息。黑色的怪石山快到尽头的时候,汽车减速行驶,最高速度不能超过40迈,导游说离吐鲁番很近了,因为吐鲁番海拔为负数,是全国海拔最低的地方,气压很大,每个人都喊耳朵疼,就像飞机要降落时的感觉。
下午二时才告别了近千公里的荒漠戈壁,眼前逐渐有了绿色,原来是火焰山到了。所谓火焰山,有些名不副实,它就是一座富含粉色矿物质的土山,远看有些发红。因为此地常年不下雨,特别干燥缺水,气温很高,年平均温度40℃,最高可达60℃到80℃。
虽然吐鲁番干燥少雨,但当地的农作物丝毫不受影响,因为它们有堪称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地下水资源——坎儿井,它和四川的都江堰、京杭大运河齐名,统称中国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和大运河都是在地面上操作,虽然工程庞大,但操作起来容易得多,坎儿井则全是地下工程,在古代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先民们用最原始的办法,先在地面上固定两个点,相距三五十米,两个人同时从两个点画圆向下挖,一定要保持垂直。上面有人拿箩筐往上吊土,等挖到地下水渗出的深度时,由上面的人指挥底下的人相互朝对方方向挖。为了保证方向准确,底下的人都在自己的背后的土墙上挖个小洞,放一盏小油灯,这样灯光就把人的影子打到对面的墙上,每个人都照着自己的影子挖墙,很快两个人就挖通了。要挖一条几百米长的地下河,他们基本都是跪着劳作,可知先民们付出了多少辛苦,才换来了如此庞大的地下水工程。工程布局非常合理,竖井、暗河相连相通,既原始又特别科学,堪称人类水利工程的奇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在新疆驻防的一个特殊单位,她是中央直属单位,总部在石河子,于1950年7月成立。当时由359旅赫赫有名的王震将军带领部队策马来到这里,举目四野,戈壁千里,荆棘丛生。将军马鞭一指:“我们就在这里开基始祖,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他们风餐露宿,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地窝子。他们顶风冒雪,与风沙抗争,战胜恶劣的环境,用双手、汗水和心血变沙漠为绿洲,在鸟不拉屎的戈壁大漠,垒砖为城,挖土成河,硬是把一片荒原建设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他们共有十个师,十八万人,分布在天山南北的十个县。他们亦兵亦农,和平年代,他们和普通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种田屯垦,自给自足。一旦国家有战事,他们又是正规部队,拿起武器抗击强敌,保家卫国。
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国家为了稳定军心,军委下令在全国范围招收女兵。全国各地的女兵们分批进入新疆,为广大的官兵解决了配偶问题,组成了一个个新家。他们繁衍后代,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堪称中国又一人文奇观。
作者简介张静芳,喜欢阅读,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已有多篇作品在多平台发表。作品散见于网络报刊。秦川文化持续关注,更多精彩资讯
注:本文图片
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往期精彩链接
《秦川文化》招募签约作家
【秦川文化】父与子/刘元林
【秦川文化】签约诗人解亚媚/太子坡
【秦川文化】王醒无诗歌欣赏/深秋遐想
【秦川文化】苏幸作品欣赏
【秦川文化】签约诗人牛宝全/假如
【秦川文化】茅庐雅座诗歌欣赏
【秦川文化】签约作家李会锋/国庆游记
【秦川文化】冯新岚诗歌欣赏
【秦川文化】签约诗人司晓升诗歌欣赏
【秦川文化】签约作家赵月桂/最好的爱是成全
【秦川文化】胡庆军诗歌欣赏
秦川文化∣一个有个性的公众号《秦川文化》投稿须知
投稿邮箱:1906716164@qq.com
496879272@qq.com
注意:小说散文5000字以内
自由诗50行以内必须原创首发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特邀顾问:周明
顾问:任法融 叶广芩 朱文杰 吴克敬 陈长吟
何丹萌 孙见喜 李彬 史飞翔
文学策划:刘慧
书画策划:萧虎章
主编:舒优良
副主编:王天周魏志祥 万毅 惠智勇
执行主编:肖春茂 宋一凡
编委:张正阳 李亚红王冬雨 颜世玉 董刘洋杨园园
微信号:lh15991690133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