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再认识

“科学由实验、假设、公式、计算与讨论组成,但这些只是工具,就如乐手的乐器。正如音乐中最重要的是音乐本身,科学里真正重要的是科学所提供的对世界的理解。科学就是以越发开阔的观点解读世界。” ——《现实不似你所见 量子引力之旅》 作者尽管写的已经非常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了,但是确实太专业高深, 说看个似懂非懂都有点勉强,但是也不小收获,因为本来也只是好奇,希望从科学的角度了解了物理世界发展历程,更重要的科学发展的本身和哲学思考带来的启发。一本书的内容主要在论述这个过程,当然更早思想的源头是德谟克利克。 对科学认识的启发是什么?主要是三点: 首先科学精神是求索精神,不迷信、不盲从,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阴影里,学习前人需要掌握的是科学方法和原理,而不是被旧有结论所束缚,量子科学突破的过程中都是大科学家在前面大科学家思想技术上的再探索再发现。一旦自己成了一代宗师也要开放,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然不会有科学的突破,只会被束缚。而求索需要信念和品质,甚至不惜付出生命。没有了求索精神、没有百折不挠的努力,就只能是过去科学知识的布道士。 第二科学探索的黄金阶段是青年,科学创新的主体也应该是青年人。维尔 海德堡写出量子力学的方程式时年仅25岁,爱因斯坦发表奠定其学术成就与地位的三篇文章同样是25岁。书中有一段话话说的特别好:“也许你必须是要这般年轻,才能比别人先一步更深刻的理解自然的深层结构……也许,在30岁以后仍然相信你的哲学并不是个好主意。”探索科学需要大胆面对荒谬的想法,需要异想天开,需要相信哲学,而30岁后的认知和决策大多来自理智,理智会过滤掉很多创意。相信年轻的力量,相信年轻人非常重要。 第三自然科学发展到最后都是哲学问题,自然科学的大家最后都同时是哲学家。没有思维的突破就很难有认知的突破,正如书中所言:“科学就是对思维方式的不断探索,其力量在于用想象力推翻预设的观念,揭示实在的新面目,建立更新更有效的世界图景。”特别是科学发展到今天,如何如何看待唯物与唯心,看待已知与未知,如何合理的质疑、适度的相信,已经是个现实的哲学问题,因为我们又处在一个科学大突破的时代,甚至是十字路口。 我是谁? 我在哪里? 我要到哪里去? 不仅是哲学终极问题,也是科学的终极追问! 科学就是以越发开阔的观点解读世界:我喜欢这个对科学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