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万物说陪伴您的第145天
在黄土高原地区,有一些人不住在城市的高楼中,也不住传统的木屋,他们的屋舍是一种叫窑洞的建筑。
窑洞
顾名思义,窑洞是一种与洞穴相似的建筑,但它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修建的。窑洞是中国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等部分地区。
窑洞
甘肃的窑洞主要以庆阳地区为代表,2008年,庆阳窑洞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庆阳窑洞历史悠久,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窑洞民居之乡”。清道光年间,庆阳籍进士惠登甲还曾写诗赞美窑洞的优点:“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天凉。”
窑洞
有人或许想问:为什么只有黄土高原上有窑洞,而别的地方没有呢?其实,任何一种具有特色性的建筑都是相应的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的产物。我们可以说,窑洞是黄土高原特别的自然环境孕育出来的特色民居。
首先,黄土高原地区缺乏可以造房子的高大树木和石头,这里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深厚黄土。我们的先祖也就学会了物以致用,就地取材。既然只有黄土,那何不就用黄土呢。黄土质地细密,易于挖掘,能够有效减少建房成本。
窑洞
比起木屋来,窑洞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因为屋体主要为土质,所以不易发生火灾。
窑洞的缺点则是不耐雨水,但是黄土高原地区降水一向不多,这也是窑洞能在这里出现的重要原因。常年阴雨绵绵的南方肯定是不会出现窑洞的。
窑洞内部
人类脱离动物般原始蒙昧的状态之后,渐渐摆脱完全依赖自然的状态。而人类走出自然,第一步就是建造安身的房屋。
我们今天能住在温暖舒适的房屋中是一件幸福的事,但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的。在居住一事上,我们的祖先一定是经过了无数尝试,历经无限艰辛,才换来我们今天舒适的居住环境。
穴居人
一开始,人类像其他动物一样,生活在自然界中。但是原始的自然界中充满了危险,雨雪风霜,毒蛇猛兽,对于人类来说,这些危险往往是致命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比起自然界中很多猛兽来说,人类的体格是弱小的,人也不像毒蛇那样有能够令天敌忌惮的毒牙和灵活的身躯。仅仅从身体上看,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确实远不及很多动物。人类能够依赖的,是人的大脑,也就是智力。
原始生活非常危险
为了躲避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威胁,人类最终走进了室内,选择用墙壁、屋顶来隔绝外界存在的种种危险。而在人类还没掌握修建房屋的技术时,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洞穴就成了他们的栖身之地。
一般来说,这种洞穴三面封闭,一面敞开,也就和房屋差不多了。这些洞穴能遮风挡雨,更重要的是,他们聚居在这些洞穴中,能更容易抵御野兽的攻击、保护族人生命的安全。
穴居人
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他们又学会了用木棍、石器等工具挖掘人工洞穴。现代的窑洞在本质上其实就是这种人工洞穴。在这些时候,我们的祖先更多考虑的是居所的实用性,而不是美观性。
在人类居住在山穴中时,大家处在一个共同的空间,可以说是毫无隐私可言,可是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人类产生了对私密空间的需求,于是房子有了一个个不同的房间。
现代高楼
到了现代社会,人口激增,古代式的建筑对今人已经成了一种奢侈。人们纷纷搬进了钢筋水泥组成的高楼中。但不管社会怎么发展,实用性永远是房屋的第一需求,所以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流离失所的杜甫深刻体会到,无论如何,房屋最重要的作用永远是保护人类不受风吹雨打。
杜甫
不同国家之间的建筑各有特色,欧洲地区的建筑主要以石头为原材料,而东亚文化圈的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传统建筑却主要以木材为原材料。但是哪怕是在一个国家内部,建筑也有地域差异。
日本京都
以中国为例,福建有土楼,草原有蒙古包,江南是粉墙黛瓦的水乡式建筑,安徽有徽派建筑,湘西地区有吊脚楼等等。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民居会有这样大的区别?
福建土楼
蒙古包主要受游牧民族生活方式影响,牧群到哪,人到哪,游牧在大地上的人是不适宜于有固定的居所的。
蒙古包
而中国南方闷热潮湿,毒虫毒蛇泛滥,所以人们用树木搭起吊脚楼,离开地面,通风散热,也减少毒蛇进屋的概率。
吊脚楼
因此,建筑是凝固的文化。任何一种建筑背后都有一个族群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也正是因此,我们的建筑文化才这样瑰异多姿。
影响建筑的因素还有哪些?
请登陆万物启蒙APP,收看《万物说》第一百四十五期《窑洞:从穴居到窑居,人类改变了什么?》
也欢迎到万物启蒙APP社区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独具特色的中国民居?
想了解更多知识
欢迎在万物启蒙APP中一起来探索
·中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