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面临怎样的环境形势
环境污染问题,比如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盐碱化,荒漠化;水资源的短缺;海洋污染等。植被越受重视,破坏程度已不像以往了,我国总体上的环境问题还是环境污染方面,环境污染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随处可以见到,只是程度不一。在交通拥挤的过道上汽车废气浓烟滚滚,小吃档门前的垃圾臭气熏天,街道上零散的广告传单和塑料袋满目苍痍,城镇的河流脏得连鱼都养不活。除了具体的污染,还有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
据有关部门表示,我国目前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环保工作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其实表明的一个信息是,发展中要统筹兼顾,发展的同时,降低污染程度,治理好污染。国家和人民有了重视就有所改观,总体发展趋势还是好的,我国的环境问题相比以往有所改善了。
延伸阅读
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什么对全国环境治理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贡献了中国力量。
“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日本环境卫生中心理事长南川秀树说。去年6月,南川秀树曾前往中国浙江省安吉县参观,被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触动。他专门从安吉县带回一件写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竹简,以此向人们介绍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安吉县余村发展转型的例子也令俄罗斯记者印象深刻。塔斯社对外政策部记者赖拉·图拉娅诺娃和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政治观察员伊利亚·卡纳文去年都曾到余村参观。图拉娅诺娃表示,关掉矿山、水泥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余村的成功转型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范本。卡纳文说:“余村村民过去靠在水泥厂工作挣钱。如今,那里的房屋被改造成了小旅馆,村民们靠发展旅游挣的钱比以前多得多。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表示,自己经常到访中国,亲眼见证了中国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比如重要的石油开采地山东省东营市建了湿地公园,吸引大批白鹭栖息。他认为,中国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成就可以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经验。
德国能源观察集团主席汉斯—约瑟夫·费尔表示,中国不仅重视加强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建设,更强调包括人类与自然环境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中国在生态建设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城市空气质量有了较大改善,水体更加清洁,大规模的绿化和植树造林工程让越来越多荒漠变成绿洲。中国在风能、太阳能以及电动汽车等环保科技领域也取得重大突破,环保工业生产水平已居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绿色发展理念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借鉴”
埃及《消息报》社长里兹格曾多次访华,见证了中国生态环保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城乡展现了一幅幅生态优美的亮丽画卷,为全球生态治理作出积极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秋元肇自1982年至今已访华百余次。作为知名的空气污染问题专家,他表示:“中国生态保护政策立足科学,在制定措施时充分吸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中国绿色发展理念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借鉴。”
“每次访问,我看到的都是一个更加洁净、更加美丽的中国,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结果。我们看到中国人民为保护环境作出的巨大努力。”澳中工商业委员会北领地分会主席戴若·顾比认为,中国在解决自身环境问题的同时,还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
世界经济论坛自然与生物多样性倡议负责人卡特丽日前撰文表示,近年来,中国围绕环境保护采取了多项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未来,中国将在全球环境和自然保护领域更多地发挥引领作用。”
蒙古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室主任旭日夫认为,中国特别重视因地制宜的绿色发展模式,“例如,塞罕坝的历史变迁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治沙造林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全世界加强合作,共同参与”
“中国在环保领域为世界作出许多有益贡献,也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成功经验。”南非环境、森林和渔业部部长芭芭拉·克里西表示,中国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实现了良好平衡,为世界作出了榜样。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并涌现了一大批新能源技术企业及相关应用,为全球应对环境挑战贡献力量。
智利地理和冰川学家安德烈斯·里韦拉表示,中国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并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积极同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环保合作,在降低碳排放等方面付出巨大努力。中国为全球生态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国项目主任芭芭拉·费雯莉日前撰文指出,中国致力于绿色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目前,中国已成为清洁能源技术研发、生产和应用的全球领军者。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升级现代化能源体系。这些技术对于加强中国能源安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巴黎第八大学教授皮埃尔·皮卡尔表示,环保意识在中国已深入人心,这得益于中国对生态保护立法的加强,也是近年来不断加强环保理念宣传的成果。“中国的许多生态建设项目世界闻名,这些项目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努力。”
“中国拥有尊重大自然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全世界加强合作,共同参与。”墨西哥企业家和友好城市协会人权与环境主席伊斯卡洛特·弗洛雷斯说。
我国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 中国环境目前主要十大问题是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2021年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此也换来了环境污染,生态有破霈及资源的紧缺问题,再加之我国人口较多,这就导致资源紧缺问题尤为严重。由于我国对资源管理和利用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就导致我国在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下还存在着资源浪费,这对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作用。
所以需要加快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确保更好的维护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近些年对环境保护做出的措施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缔结或参加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公约、议定书和双边协定,其中主要有: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该议定书的修正;
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关于特别是水禽生境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及其该公约的修正,东南亚及太平洋区植物保护协定、国际热带木材协定;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防止因倾倒废物及其它物质而引起的海洋污染的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关于油类以外物质造成污染时在公海上进行干涉的议定书,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国际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和储存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和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核材料的实质保护公约,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禁止在海底洋床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它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条约; 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职责是执行各级议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励开发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以控制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
我国环境发展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
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主要从国际和国内分析如下:
1,国 际
机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挑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2,国 内
机遇: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挑战: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岀,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中国社会环境的特点
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包括:
1、污染面积广.如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淡水资源的枯竭等.
2、生态破坏严重,修复难度高.如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土壤退化及沙漠化、森林面积等.
3、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发生频繁,化学品的污染日趋严重并且转移速度快.
4、污染来源复杂,影响范围广,危害长远等.
环境问题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个诱发因素会引起多个效应连锁发生.让我们来看一个实例:汽车工业对环境的多元影响.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英国学者John Seymour与Herbert Girardet对汽车时代给地球环境带来的代价作了以下分析:1985年,全世界的汽车数量已经达到5亿2千万辆.它们奔驰在地球上所有的公路上,给自然环境中的土地、空气、水、海洋和人文环境与人的健康带来了多种不利影响.这些影响的效应往往相互叠加,并引发出了人类事先未曾预料到的问题,最为明显的有以下11方面:
1、高度消耗自然资源:制造汽车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除了使用钢铁外,现代的汽车还需要使用能耗很高的铝材和难以回收的塑料.
2、破坏传统文化:为汽车的快速通行而建造的高速公路往往将一个完整的文化区域(如:城镇、村庄)一分为二,这对当地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3、危害野生动物:修建新的高速公路常常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野生动物也容易在穿越公路时毙命.
4、降低人的生命安全:汽车引起的交通事故是当今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伤数最多的原因之一,每年约有数百万人遭受车祸的伤害.
5、导致城市烟雾:汽车排放的尾气中氮氧化物、其它气体成分、颗粒物、以及由尾气引发的光化学烟雾是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难题.
6、损失土地资源:西方工业国家已为汽车的通行修建了约一千二百万公里的道路.被这些道路覆盖掉的土地永久性地丧失了它们在农业和自然保护方面的功能.
7、大量消耗石油: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用于运输,而其中三分之一的燃油被用于驱动汽车和卡车的内燃机.因此汽车是化石燃料的消耗大户,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
8、污染土壤和水体:汽车排放的铅粒,泄漏的汽油对公路旁的农田、地下和地表水体有直接的污染作用.
9、造成酸雨危害:汽车排放的酸性物质氮氧化物会与空中的水蒸气直接形成酸雨,对城市环境和森林地区造成酸雨危害.
10、间接污染海洋:汽车排放到空中的污染物物能随雨水降落到海洋中,另外,为汽车运输石油的油船在海上频繁泄漏,对海洋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11、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由于汽车工业没有兴趣回收报废后的车,因此在工业国家出现了废弃车辆堆积成山的现象,这造成了严重的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2020年来,我国自然环境怎样
关于2020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黄润秋介绍,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趋于稳定。环境空气状况方面,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点区域持续向好。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02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同比增加45个。
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主要污染物浓度降幅显著,“十三五”以来臭氧浓度首次下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有待强化,重污染天气仍有发生。水环境状况方面,地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重点流域和湖库水质稳中向好;水生态环境改善成效还不稳固。海洋环境状况方面,我国管辖海域海水水质保持平稳向好,夏季符合一类标准的海域面积占96.8%。
土壤环境状况方面,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经初步核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状况方面,全国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1%。声环境状况方面,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夜间总达标率分别为94.6%、80.1%,同比上升2.2、5.7个百分点。
核与辐射安全状况方面,全国核与辐射安全态势总体平稳。未发生国际核与放射事件分级表2级及以上事件或事故。环境风险状况方面,全国环境安全形势趋于稳定。全年共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208起,同比下降20.3%。
我国环境国情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我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我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了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用薄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我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1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我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我国的农业来说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我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3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我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我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加入世贸组织与环境问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我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我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我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我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我国是公约的签字国。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