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鲜花歌名
歌名《五月的鲜花》,是一首李锦怡演唱的歌曲,由光未然作词,阎述诗作曲由该首歌曲发行于2006年05月30日,出自于其专辑《卖花姑娘》。
歌词
五月的鲜花
演唱:李锦怡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煎熬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呵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 一齐挥动拳头
延伸阅读
五月的鲜花什么意思
《五月的鲜花》的意思解读:五月的鲜花是光未然1935年8月写于汉口的一首诗歌!它如军号和战鼓一般唤起民众,投入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斗争。这首诗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战斗性。
诗人以崇敬的心情歌颂为挽救垂危的民族而抗战不歇的志士。志士的鲜血灌溉着鲜花,使鲜花开得特别茂盛,五月的鲜花掩盖着志士,格外耀人眼目,逝者已矣,但鲜花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终究是无法扼杀的。
五月的鲜花这首歌是电影什么的主题曲
《五月的鲜花》是电影《青春之歌》的主题曲。
《五月的鲜花》是由光未然作词,阎述诗作曲,武汉拓荒剧团演唱的歌曲,亦是话剧《阿银姑娘》的序曲,该曲创作于1936年。
谱曲后,这首歌受到普遍赞赏,很快传遍全国,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广泛传唱。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把《五月的鲜花》选作故事片《青春之歌》的插曲。
2009年5月,该曲入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
五月鲜花的词作者
《五月的鲜花》是一首抗战歌曲,词作者是光未然、阎述诗谱曲,原为光未然于武汉所作独幕话剧《阿银姑娘》的序曲,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把《五月的鲜花》选作故事片《青春之歌》的插曲。
词作者:
光未然(1913年11月1日—2002年1月28日),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现老河口市)人,中共党员,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在他89年的人生岁月中,经历了颠沛流离、激昂奋进、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他一生笔耕不辍,每天写日记,他开蒙甚早,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外语、中国古典文学,如《诗经》、《楚辞》、古代文论、文字学等,并潜心研究戏剧、音乐,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
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作;在身患多种疾病的晚年,他关心青年作家的创作,并完成了厚重的古典文学研究成果《骈体语译文心雕龙》,之后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实现了他40年的心愿。
2002年光未然在完成了《张光年文集》的编审工作后,于2002年1月28日在北京辞世,享年89岁。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是什么歌
《五月的鲜花》,歌词如下:五月的鲜花-北京市少年宫合唱团词:光未然曲:阎肃诗曲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遮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我们天天在痛苦地熬煎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亲善陆邻卑微的投降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怒火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震天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扩展资料:《五月的鲜花》是阎述诗创作的一首抗战歌曲,由光未然填词、阎述诗谱曲,原为光未然于武汉所作独幕话剧《阿银姑娘》的序曲,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把《五月的鲜花》选作故事片《青春之歌》的插曲。《五月的鲜花》原为光未然于武汉所作独幕话剧《阿银姑娘》的序曲。1936年夏,东北大学排演《阿银姑娘》时,因剧本上只有歌词,没有曲谱,便由该校教师阎述诗谱成此歌。这首歌受到普遍赞赏,很快传遍全国,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广泛传唱。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把《五月的鲜花》选作故事片《青春之歌》的插曲。
五月的鲜花大结局是什么
最后一集李晨饰演的周北极在一次缉毒行动中英勇牺牲。最后一集剧情梗概:周北极十分痛心地劝说阿香投案自首,早已埋伏在树林里的李小天突然出现。一场周北极和李小天贩毒集团的生死搏杀在阿香的眼前展开。
最终,李小天和手下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周北极也身负重伤,躺在血泊里。
阿香泪流满面跪在他身旁忏悔,把枪递给周北极请求他杀死自己。
白指导员和谢雨根据周北极留下的线索,追到现场。
白指导员要阿香放下武器,谢雨也哭喊着求香姐放过周北极……阿香宁肯要周北极和自己死在一起,她冷笑着举起枪,被白指导员击毙。
谢雨奔到周北极身旁,紧紧地抱着周北极,周北极看着谢雨,露出了最后的一丝微笑……
五月的鲜花原唱赏析
《五月的鲜花》曲作者是阎述诗。阎述诗家在东北,从小就喜欢音乐创作。学生时代经常参加宣传抗日思想的演出活动,也因此受到敌人迫害,后逃到关内,辗转来到北京,在北京二十六(北京汇文)中学担任数学老师。
1935年,光未然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首小诗,阎述诗受到了诗歌的感染,想起自己在参加学生运动时的情景:敌人用刺刀阻止同学们的脚步,许多人付出了鲜血的代价,但大家仍然情绪高涨,没有一点退缩……他激动地提笔为这首诗谱了曲,当晚就交给大家,并很快成为鼓舞情绪的“战地”歌曲。这首诗,就是如今大家熟悉的《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的整体音乐配合了歌词的情绪,是一种倒抛物线状的变化,首先是“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志士的鲜血”,有着怀念烈士的抒情;第二句写道东北沦陷,“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煎熬,失去自由更是失掉了饭碗,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曲调压抑低沉;第三句中“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带领演唱者酝酿悲愤的情绪;最后到“震天的吼声惊起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是整首歌曲的高潮,曲调也更加激昂有力,让音乐在情绪的最高点达到释放。
电视剧五月的鲜花内容是什么意思
电视剧五月的鲜花内容: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女大学生谢雨被十万火急地带到边陲部队,说有一位生命垂危的战斗英雄一直在昏迷中喊她。谢雨站在病床前,才想起这个叫周北极的邻家男孩。谢雨的呼唤,竟然使周北极奇迹般地生还了,原来,比谢雨小五岁的周北极一直暗恋这位美丽的邻家姐姐。伤愈后,周北极随部队英模报告团来到了谢雨所在的大学。在向谢雨告别的时刻,周北极控制不住自己的激情,与谢雨发生了关系。事后,周北极痛悔不已。回到部队,本来已被选送上军校的周北极决绝地重返了前线,谢雨怀孕了,却听到了周北极牺牲的噩耗,谢雨毅然退了学,离开了原来深爱她的男朋友,回到了故乡古镇,生下了孩子。从此,这个美丽的女人带着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不幸和爱情,而当年被边民救起的周北极,在经历了种种坎坷后,又出现 在谢雨的面前……
五月的鲜花谢雨结局
谢雨毅然退了学,离开了原来深爱她的男朋友,回到了故乡古镇,生下了孩子。
内容简要: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女大学生谢雨被十万火急地带到边陲部队,说有一位生命垂危的战斗英雄一直在昏迷中喊她。谢雨站在病床前,才想起这个叫周北极的邻家男孩。谢雨的呼唤,竟然使周北极奇迹般地生还了!r原来,比谢雨小五岁的周北极一直暗恋这位美丽的邻家姐姐。伤愈后,周北极随部队英模报告团来到了谢雨所在的大学。在向谢雨告别的时刻,周北极控制不住自己的激情,与谢雨发生了关系。事后,周北极痛悔不已。回到部队,本来已被选送上军校的周北极决绝地重返了前线!
五月的鲜花百科
《五月的鲜花》
光未然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啊!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副歌)
震天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1935年8月写于汉口
鉴赏: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低回深沉的歌声回荡,如呜如咽,如泣如诉。
上世纪30年代,是个不平凡的时代,是亿万人民愤怒、团结、觉醒、奋斗的伟大时代。
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国大片领土,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抗日战士浴血奋战,国民党政府依然采取不抵抗政策。
《五月的鲜花》原为光未然1935年在武汉所作独幕话剧《阿银姑娘》的序曲。1936年夏,东北大学排演《阿银姑娘》时,因剧本上只有歌词,没有曲谱,该校教师阎述诗为她插上音乐的翅膀,这首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飞遍大江南北,飞到了千千万万的爱国青年男女的心头,在爱国学生运动和各界救亡运动中产生了很大影响。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把《五月的鲜花》选作电影《青春之歌》的插曲。
听,耄耋老人唱响《五月的鲜花》,岁月的风雨重又洗礼坚强的心灵;看,青春少年童声嘹亮,他们传承着先烈不屈的斗志。而今,在一场场歌咏比赛中,曾在中国大地广为传唱的《五月的鲜花》,又一次次地激励着我们。
《五月的鲜花》曲子朴实、深情,全曲并没有华丽夸张的主题和乐句,旋律简洁得就像是自然音阶的简单排列,却如地下的火山,蕴藏着一股喷薄而出的巨大力量,呼唤着千千万万热血青年,奋发起来,振作起来。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革命需要人民的觉醒和行动,“一声怒吼”发出东方巨人的声音,“挥动拳头”展示中华民族的不屈血性。
就是这看似平稳的歌词,饱含感情,意境深远,有一种视殉难为美丽的崇高意境,燃起悲愤的民众心灵深处蕴含的美好希望。
就是这看似朴素、轻缓的旋律,充满着对民族英烈的无比怀念和无限景仰,那比呐喊更有力量的深情怀念感动着为自由而战的中国人民。
仿佛是污浊瘴气笼罩中一缕娇艳的阳光,《五月的鲜花》在沉重的年代激起阵阵波涛,鼓舞着千万志士战斗,战斗!(吴秀萍)
作者光未然简介:
光未然,(1913 ~ 2002)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1913年11月 1日生。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
著作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论文《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