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的对联有那些 武侯祠的对联有那些内容

武侯祠的对联有那些

1.上联: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下联: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白话文:诸葛亮儿孙都忠勤蜀汉王事,三代忠烈,有私仇的史官陈寿也对他们加以褒扬。《出师表》读来,字字句句都惊心动魄,感人肺腑。岳飞书写《出师表》时就边写边哭。

2.上联: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下联:经济自清心寡欲中得来。

白话文:诸葛亮的文章可以和《尚书。商书》的《伊训》、《说命》两篇相比美;诸葛亮经国济世的功业,系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中涵养培育得来。

3.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白话文:用兵能攻心,反叛就会自然消除,从古至今,真正善用兵这并不好战;不审时度势,政策或宽或严都会出差错,后来治理蜀地的人要深思。

延伸阅读

武侯祠三义庙里的对联

武侯祠对联:

1、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2、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 经济自清心寡欲中得来。

3、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省汉中的勉县,但目前最有影响的是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对联天下第一对联解释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该联是称赞诸葛亮的治蜀的,同时暗批当时四川总督的治蜀过于严厉血腥。

  一方面,赵藩人称“小诸葛”,自身也是对诸葛亮颇有称许,赵藩是清季民初的.著名人物,属于治政理民为长的干才,同时也是学识渊博文笔犀利的大儒。自身的“诸葛亮情节”使得他对联的本意肯定是对诸葛的赞赏,而不是批评。

  另一方,当时四川新任总督岑春煊,残民以逞,大肆捕杀革命党人,赵藩深表不满,力持不妄杀。赵藩对此颇不以为然,因而以撰联这种特殊的方式,微婉地表达自己的政见。楹联刻好后,他特意张扬,叫人敲锣打鼓送往武侯祠悬挂。次年春,他又特在武侯祠请岑春煊,故意让岑看见这副联语。后来,岑春煊在某些措施上暗中有所改变,不能说与此联无关。

四川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好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好兵非好战”应该是说能获得心里的认可,抓住将士之心,则反对的人就都没有了,也可以说是能用谋略取胜,则敌对的势力就会自己消亡,自古以来就没有好的兵将是喜欢打仗的;”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是说不能审时度势就会让自己不能分清事态的轻重缓急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后来在治理蜀国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有待深思。总体来看我的理解是批判诸葛亮在蜀中时候,急于求胜,强求出关打仗,使军民生活没有得以休养生息,以致人心向背,事与愿违。

四川诸葛武侯祠大门上的两副对联是写些什么

郭沫若题诸葛亮殿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沥胆披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下一人。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与?君子人也;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心。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铁马金戈,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张叔夜题二门。 神旗:正统之旗。 后汉:蜀汉。 丕基:大的基业只手挽残局,常归谈笑;鞠躬悲尽瘁,剩有讴歌。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汉季;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沈尹默集杜甫诗题二门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二门三代有儒者气象;诸葛真名士风流。隐居以求,行义以达;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伊吕允堪俦,若定指挥,岂仅三分兴霸业;魏吴偏并峙,永怀匡复,犹余两表见臣心。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此老不攻画,不善书,不经杂诗,压倒蜀吴魏中几多伪士;其人可托孤,可寄命,可临大节,算来夏商周后一个纯臣。陈桐阶题二门。 缵:继续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冯灌父集杜甫诗题武侯祠刘备殿惟此弟兄真性情,血泪洒山河,志在五伦扶正轨;纵极王侯非富贵,英灵照天地,身经百战为斯民。刘咸荥题刘备殿,联赞备孙刘谌帝本燕人,犹向乡祠崇百祀;蜀为正统,漫言天下尚三分。郭沫若题过厅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游俊题过厅。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董必武题过厅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冯玉祥题过厅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烦,始延得汉家正统;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驰,愿佑兹蜀部遗黎。冯煦题过厅与吴魏为难,此日收场,不过墓门宽几尺;继高光而起,当年壮志,哪容汉土窄三分。陈逢元题过厅。 杜宇:古蜀帝名,传死后化为杜鹃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孙墨佛题诸葛亮殿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赵藩题诸葛亮殿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王天培题诸葛亮殿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沙孟海集杜甫诗题诸葛亮殿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经济自清心寡欲中得来。陈矩题诸葛亮殿唯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蒋攸铦集句题诸葛亮殿时艰每念出师表;日暮如闻梁父吟。瞿朝宗题诸葛亮殿讨贼竭忠贞,沥胆披肝,天下文章惟两表;奇才根静学,清心寡欲,隆中半策定三分。一抔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迹;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躬耕未遂老臣心。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二门。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铁马金戈,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二门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汉季;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鄂润泉题二门诸葛大名垂千古;元戎小队出郊坰。苏鳌石集句题二门。 郊坰:遥远的郊野兴亡天定三分局;今古人思五丈原。赵樾村题二门曰宫、曰殿、曰幸且曰奔,诗史留题,千古犹存正统;书吴、书魏、书汉不书蜀,儒臣持笔,三分岂是偏安。蒋砺堂题二门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二门。 对策:隆中对。 出师:出师表布衣引啸足千秋,草庐频顾,卧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沈鹤羽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曾跃斗题二门闲时抱膝,梁父成吟,吴宫魏阙半消磨,眷念真王,九洲幸有先皇帝;尽瘁鞠躬,佳儿足继,裴注陈书多刺谬,凭谁假托,两表常疑后出师。

武侯祠楹联解释

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要理解上联的意义,首先要理解两个词组:

一是“攻心”。攻心二字出于《三国志·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论》,马谡被诸葛亮“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马谡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他认为打仗最重要的是瓦解敌人斗志,收服敌人之心。其意思和《孙子》“上兵谋……其下攻城”相近。这个战略为诸葛亮所赞赏。

二是“反侧”。反侧在这里是不正直、不顺从。《诗·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意思是作此歌以穷极其反侧不正之情。《苟子·王制》:“道逃反侧之民。”杨注:“反侧,不安之民也。”故反侧是指一些不安分守法之人。

懂得这两个词组,上联便好解了。意思是说,如果打仗的人,能使对方知道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及,使他不战或不敢战,心悦诚服,那么以后就不致再谋反叛乱。

至于下联,实际是驳斥一些人认为诸葛亮是法家的片面说法。

法家主张以严治国,认为“铬金百镒,盗跖不掇”,和儒家不同。儒家治国主张“刑罚世轻世重”,“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刑罚宽严,要根据时代和国情作辩证调节。诸葛亮所以以严治蜀,正如他回答李严所说:“刘璋国弱,自刘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百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十人士,专相自恣,君臣之道,渐以浚替”。可见诸葛亮用重典治蜀,因为前代太宽,故他遵循儒家“世轻世重、宽猛相济”的原则,决不是像法家一味用严。如果不审察时势,而一味用严或用宽,都会带来严重后果,都是错误的。所以赵藩警告后人,不能盲目学诸葛亮而一味用严,也不能盲目反对诸葛亮一味用宽,而应当审察当时形势,深思熟虑,然后决定用严还是用宽。 这副对联,既赞扬了诸葛亮用攻心战略的正确性,同时也歌颂了他严以治蜀政策的正确性,最后告诫后人不能盲目一味用严或用宽,应当根据当时形势来决定。这是非常正确的。

武侯祠大门最有名的十副对联

答:武侯祠大门最有名的十副对联如下:

上联:武侯祠,诸葛鞠躬慧智者

下联:医圣园,仲景凝眉赐福人

上联:公傍武侯祠,忠爱有怀同一志

下联:我来夔子国,山河无恙景千秋

成都武侯祠对联是什么

不邀自来。成都武侯祠最经典的,赵藩题在武侯祠殿堂正中的“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个比较经典,游俊题在过厅里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甫吟游子明题在三顾堂的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陈逢元题在过厅里的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