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召开时间及内容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2114名、特邀代表40名(共2154名),代表了全党6600多万党员。
根据中央规定,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团增加了中央企业系统代表团和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这是中央企业系统和中央金融系统首次单独组团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与十五大的36个代表团相比,十六大的代表团增加到38个。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与议程
1、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大会的议程为:
(1)听取和审查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2)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3)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4)选举十六届中央委员会;
(5)选举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6大是哪一年召开的?
中共十六大是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大会通过了《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和《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选举了由198名委员和15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了由121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2年11月党的16大提出什么的战略目标?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
十六大召开内容及意义?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大会的议程为:(1)听取和审查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2)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3)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4)选举十六届中央委员会;(5)选举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历史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盛会,鲜明地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影响重大而深远。
党的十六大召开的时间和主题?
十六大时间是: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十六大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个主题,体现报告的精神实质,
党十六大指出党要什么?
1、党的十六大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出从五个方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是: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2、十六大提出的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主要是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侧重点在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执政素质和本领。
“五个方面能力”中,“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是从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角度来划分的;“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现代化建设的领域来划分的;“依法执政的能力”是从党的执政方式来划分的。
3、十六大提出的“五个方面能力”是针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来讲的,那么提高这“五种能力”的途径也主要依靠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学习和积极实践。“五个方面能力”要达到的目标是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在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方面的提高和增强。
党的十六大精神解读?
十六大报告,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要求、人民心愿和实际条件,高瞻远瞩提出的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科学地作出了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勾画了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美好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正以磅礴的气势和宏大的规模展现在神州大地上。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面临认识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贡献。
党的16大正式提出了什么?
十六大提出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进入新世纪,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全体人民都能够更加充分、更加稳定地享受小康生活,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既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相一致,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补充、完善和深化。
从而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目标和战略规划。
扩展资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充分的现实条件:
经过90多年的奋斗,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现实条件、思想指南和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