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怎样培养水生浮游动物(培养浮游生物喂鱼)

网友提问:

鱼苗培育需要大量的浮游动物,那么浮游动物都是怎样培养的呢?

优质回答:

我是阿金,从小就在水产队生活,自从有记忆开始,家里就在养鱼。下面就为你解答:养鱼苗怎么样培养浮游生物

①培养浮游生物的主要目的

培养鱼苗的池塘里,我们这儿主要是养鱼花。刚从养殖孵化场把鱼花买过来,因为鱼花的个子非常非常小,就像蚊子的幼虫一样。这么小,只能吃一些浮游的动植物。

②怎样培养池塘里的浮游生物

我们这边养鱼苗通常做法,首先是清塘,把池水排干,然后撒生石灰,做一个消毒处理。

消完毒后就开始上水,上水的深度三四十公分就够了。然后砍野草,将野草扎成捆,然后堆在池塘的四周,使草刚好被水淹没。

可以选择硬杆的草,叶子比较茂盛的,我们这边用艾蒿草,黑麦草等。主要是能够让草在水里泡得更久,不至于堆在水里,很快就腐烂没有了。

草堆好,在此期间千万不要加水或者降水。一般半个月左右就会有很多虫子,各种红虫、蚊子的幼虫等等。当然放鱼花前,至少提前半个月要做好这些准备。

当然还有的操作是用各种动物的粪便,主要是猪粪、牛粪等。用袋子装好,扎紧袋子口,然后沉到池塘四周的水底。

无论是杂草堆还是扎粪堆,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肥水,吸引各种昆虫产卵,使池塘中的浮游生物富集。

③放养鱼花

将健康的鱼花倒在池塘里,动作要轻要缓,确保鱼花的存活率。

以上是我们这边的操作,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出,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都知道鱼苗刚孵化出来都是非常小,没有经过驯化是不肯吃人工饲料的,它主要以水中浮游的动物为食物,这也是鱼的天性吧。那么我们要想成功培育出鱼苗就必须事先准备好大量的浮游动物供给它食用。那么浮游动物都是怎样培养的呢?下面说说我个人是怎么操作的吧,因为我所下的鱼苗也是非常小,鱼身看起来都还是透明的叫白苗。

首先把鱼塘水放干然后再重新进水,进水的时候不要进太满。之后用茶枯清理鱼塘内的杂鱼,如果不把鱼塘内的杂鱼清理干净,把鱼苗放下去很可能就会成为他们的食物。用茶枯还有另外一个好处,能起到肥水的作用。之后再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生石灰跟茶枯结合就能培育出一种叫做水蚤的浮游动物,水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鱼苗天然的开口料。生石灰跟茶枯放下去两个星期之后,晚上用手电筒对着水里照,就能看到一动一动的小动物就是水蚤了,之后我们再放鱼苗。

总之要想培养出浮游小动物,你必须把塘水肥起来,只有够肥的水才能适应浮游动物生长。

我是农夫阿华,一位正从事水产养殖的农夫,这些是我个人的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其他网友回答

所有的鱼苗在培育过程都需要大量的浮游动物,那么浮游动物又是怎么培养的呢?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好问题,在自然情况下,刚刚破膜孵化出的仔鱼是不需要进食的,其营养物质来源是卵黄,这一阶段的营养方式也被称为内源性营养。随着卵黄中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仔鱼就会开始摄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比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微藻等等。

这时候,如果事先准备培育出了数量丰富的浮游生物,就能大大提高初孵仔鱼的成活率。有些浮游动物人用肉眼是看不清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外观结构。

▲▲上图是高倍镜下色彩缤纷的枝角类浮游动物,颜值是相当的高,头部枝角上的刚毛数量是分类依据之一。

相对于人工颗粒饲料而言,天然的浮游动物是鱼类最好的开口饵料,一来是营养全面丰富,二来还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三来还能节省了经济成本。

首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观察、收集浮游动物呢?

浮游动物个体一般都很小,我们在白天很难察觉到它们的存在。但事实上,这些小动物几乎遍布于水塘的各个角落。

有经验的养殖户还能够通过观察水塘的水色来判断浮游生物的丰度:一般来说,越是清澈的水池,里面的浮游生物就越少,这种水的肥力比较贫瘠,“水至清则无鱼”说的也是同样道理。

对于那些有“颜色”的池塘,不同的颜色也有不同的“含义”。颜色为黄褐色的池水所含的硅藻比较多,青绿色的池水所含的绿藻比较多,偏白的水质含有的原生动物和细菌则比较多。对于养殖户来说,好的水一般是黄褐色(茶褐色)的水,这时候鱼苗的长势一般都比较好。

浮游动物难以观察,但也不是无迹可寻。这里教大家一个观察浮游动物的小技巧:晚上准备一只手电筒,在水池边打开,顺着光束的方向看过去就会发现水里面有无数个运动的小白点,这些小白点就极有可能是正在觅食的浮游动物。

▲▲轮虫的微观图

由于这些浮游动物的个体非常小,想要把它们打捞上来就需要准备非常致密的网具。一般来说,300目的网筛就可以捞上来绝大多数浮游动物了。反复打捞之后,浮游动物的密度就会越来越高,这时候就能在网筛内面上清晰的看到很多密密麻麻的浮游动物了,有很多还能跳动,用肉眼就能观察到。

那么,常见的浮游动物又有哪些呢?

对于初孵仔鱼而言,重要的浮游动物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三大类。这三种浮游动物的大小各有不同,能够满足仔鱼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需求。

首先是轮虫。

轮虫的个体大小一般在100~500微米之间,属于多细胞动物。轮虫是鱼类、虾蟹类育苗时的优良饵料,具有生活力强、繁殖迅速、营养丰富、大小适宜等优点。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最广泛的轮虫是褶皱臂尾轮虫,其寿命只有7~10天,而且温度越高轮虫的寿命就越短。

▲▲微观视角下轮虫的运动。

▲▲轮虫的外观构造及口器特写。

当外界条件恶劣的时候,轮虫可以产生休眠卵以度过“艰难时期”。轮虫休眠卵的长度约为135微米,宽度约为88微米,休眠卵的卵壳比较厚,这正是为了抵御外界的不良环境。当外界条件好转时,这些休眠卵就能够孵化出新的个体并进行下一轮的繁殖。

接着是枝角类。

枝角类俗称红虫或者鱼虫,全世界淡水中的枝角类有450多种,我国就有148种。在鱼苗培育过程中,重要的种类有蚤状溞、大型溞、透明溞、多刺裸腹溞等等。

▲▲100倍镜下,水溞正在繁殖后代。

枝角类比轮虫更大,体长一般在2~3毫米左右,用肉眼就能观察到。枝角类的寿命和温度、盐度有关,一般都在8~10天左右。此外,枝角类的蛋白质含量在30%~70%左右,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价值高,因此在水产养殖上也有重要的应用。

最后再说一下桡足类。

和枝角类不同,桡足类主要生活在海水中。在某些海区浮游生物的种群中,桡足类甚至占到了70%的比例,种类以哲水蚤为主。目前国内成功培养的桡足类生物有30多种,比如纺锤水蚤、伪哲水蚤、华哲水蚤、真宽水蚤等等。

▲▲各种形态及颜色的桡足类生物,上面有6只水蚤在腹部末端都有卵囊(也就是上图中呈“八”字形的部位)。

▲▲上面这张图就是卵囊的特写,每只水蚤一次能繁殖几十个后代。

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培育浮游动物呢?

从本质上来看,浮游动物的培育和普通的鱼类、虾蟹类、贝类、海参等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浮游动物的个体比较小而已。

在生产上,浮游动物的培养可以分为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和连续培养等多种方式,也可以分为粗养和精养两种方式。先以枝角类为例讲一下一般的培育过程:

1.首先要准备好培养的容器:试管、烧杯、水桶、水族箱、各种池子等都可以。

2.培养用水也有多种选择:井水、暴气自来水、砂滤海水。

3.饵料:单细胞绿藻、酵母、细菌以及植物汁液。

4.接种密度:100-500个/L。

需要注意的是,投喂的饵料不同,枝角类浮游动物的营养组成也有不同。

比如,以酵母为饵料养成的枝角类体内一般都会缺乏高不饱和脂肪酸。如果直接将这样的枝角类投喂给仔鱼,显然营养不够全面,鱼儿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为了保证营养的全面性,往往还需要再搭配微藻进行投喂(因为微藻中含有丰富的高不饱和脂肪酸,这就弥补了枝角类的营养缺陷)。

此外轮虫和桡足类的培育方式也大体类似,基本上属于“换汤不换药”的操作。

浮游动物的培育在鱼虾蟹育苗方面用的比较多,如果是直接购买大规格的鱼苗进行养殖,那么就不需要专门培育这些浮游动物了(毕竟浮游动太小了,还不够鱼苗“塞牙缝”的)。只要在鱼苗下塘前7~10天做好肥水工作,池塘中就会自然生长出大量的浮游动物,这是最方便,但同时也是最高效的做法。

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指出并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鱼苗培育需要大量的浮游动物,那么浮游动物都是怎样培养的呢?

鱼苗是指刚孵化出来的仔鱼,又叫水花,水花下塘后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体长达到3厘米左右时叫夏花,夏花再培育叫鱼种培育。各种鱼的鱼苗培育过程中,食物主要来源于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

浮游生物的体型细小,大多数用肉眼看不见,悬浮在水层中且游动能力很差,主要受水流支配而移动的生物,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两大类。植食性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的产量决定着植食性浮游动物的产量,而后者又决定着小型鱼类的产量和大型鱼类的产量。夏秋季节,浮游植物在各水域形成优势种群的主要种类有微囊藻、鱼腥藻、束丝藻等。夏季在一些水库、山塘中的主要种类为直链藻、小环藻、颤藻、裸藻、壳虫藻、飞燕角甲藻。夏季河中的主要种类仍有针杆藻、舟形藻、直链藻,以及尖头藻、鱼腥藻等。

底栖动物是鱼类的主要饵料之一,底栖动物是生活在水体底部的肉眼可见的动物群落,它的类群组成、生物量及分布状况,对渔业生产有重要影响。有淡水软体动物中的螺、蚌、蚬及部分水生昆虫;淡水甲壳动物中的螃蟹、虾、水生寡毛类的水丝蚓等;水生昆虫有龙虱幼虫、豉虫、牙虫幼虫、划蝽、负子虫、、蜻蜓目幼虫、摇蚊科幼虫等。

培育鱼苗培育的方法就是在鱼苗下塘前2—3天要在鱼苗池中施放基肥培肥水体,施肥的方法是在鱼池中泼洒发酵腐熟的人粪尿,每亩池塘施150—200公斤,或者施发酵腐熟的畜禽粪便200—500公斤。新开池塘要增加施用化肥,每亩用尿素1.5—3公斤或者碳酸氢铵5—7.5公斤。

鱼苗下池塘的当天或者第二天在鱼池内向阳背风的池塘角处施入堆肥,施放方法是每亩水面用畜禽粪便100公斤、没有毒的野生植物嫩草150公斤,生石灰2.5公斤左右。先放一层草,撒一点石灰,再放一层畜禽粪便,如此往上堆,分5—6层把草、粪便堆完,表面用池塘的稀泥覆盖,隔4—5天翻动一次,再堆好,一般翻动1—2次就可以全部腐烂,这时将残渣捞出,再按照这个方法进行第二次堆肥。经过堆肥的腐烂后提供养分促进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大量生长繁殖,为鱼苗的培育提供了大量的天然食物。

鱼苗培育池要做到适时施肥,鱼苗进池前基肥不能施放过早,否则池塘中的大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小型浮游生物生长受到限制。鱼苗进池时又不能摄食大型浮游生物,造成鱼苗的天然食物少,反而影响生长,如果施肥过迟,鱼苗入池后浮游生物没有繁殖起来,鱼苗同样缺乏天然食物而影响生长。一般要求鱼苗下池时1000毫升水中轮虫达到5000—10000个。

其他网友回答

养鱼并不是说简单的培育浮游动物就完事,实际上它们更深层次的是在培育浮游生物,为的是降低水体的透明度。

有句老话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在所有养鱼的池塘中,水体的透明度是需要进行控制的。水体透明度太大,说明水体太瘦,不仅水体容易缺氧,也容易滋生青苔,这样的水体鱼是很难长大的。所以,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要降低水体的透明度,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两类。在自然的水域中,水体中是含有大量的微生和物的,这就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像浮游植物就是大量的藻类了。其实培育水体的浮游生物,首先需要培育的就是浮游植物 。为何?

因为只有浮游植物培育出来了,浮游动物才会有食物可吃,主要原因是浮游动物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物的,没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就没有食物,就容易死亡。所以水体中首先需要培育的就是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多了,浮游动物才会越来越多。

如何培育浮游植物呢?

一般我们肥水主要有化肥和有机肥两种。化肥肥水的时候营养元素比较单一,肥效释放得比较快,并且化肥肥水主要培育的还是浮游植物。而农家有机肥肥效释放时间长,也比较慢,培育的主要是浮游动物。

肥水,最重要的是施好基肥,干塘消毒后在池塘四角堆放发酵好了的有机肥,然后再上水,同时每亩施加2斤左右的尿素或者是4-5斤左右的过磷酸钙,这样可以快速的将水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