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在他当地方官时广受好评,为何最后变法失败?
优质回答:
很复杂 王安石的变法是由上而下进行的 也就是说他所有的权利来自于皇权(可能你会觉得是废话 但请听我说完)下面我来系统的说一下: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官都支持和欢迎变法 只有科甲出身的地方官支持因为他们是读书人的代表 古人一般的读书人家境相对贫寒 第二:另一批地方官并不支持这些人当中大部分是当地氏族豪强的代表 他们世代经营此地 变法触及了他们的利益 另一批官员和地方豪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他们的学费考试的盘缠都是地方氏族资助的.这是地方官的问题 再说说朝廷 朝廷当时是分为三个派系 第一派系就是老牌勋贵这些是老牌贵族 祖上有军工爵位或者是皇亲国戚 不乏皇帝的实在亲戚 第二派老牌官僚 第三派职场新人.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支持王安石的全是职场新人 他们没房没地 有的连老婆都没有(老许说 喊别人送一个就完了呗)看热闹的不怕事大 整呗.不支持的全是有房有车的比如皇亲国戚 老牌官僚们这些老油条当了一辈子官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二三品朝廷大员的身份自己的儿子孙子外孙子就指着自己这些田产和高干待遇呢 你给我取消特权待遇了我一大家子怎么办?高干病房住不了了 老干部住房没有了 上个班没公务车你让我骑自行车呀?贵族们更不乐意了 我们的罪 祖宗都替我们遭完了 我么就应该享清福 皇上你还是不是我表哥了?我找你妈我二姨说理去.宋朝对待官员和贵族们的态度那叫一个好.最后折腾的皇上老妈拄着拐都来了 说你么别扯犊子了 消停的吧 你再这么作下去我高血压可要犯了 你是不是想提前给我送走?这样一来有实权的老牌官僚们反对 皇帝亲戚们喊着:表哥咱可不能整了 皇帝老娘:我高压都230了 低压也220了 皇帝只好对王安石说:你整的这个变法好不好我不知道 但现在肯定是不好了 我元老们不高兴 我表弟他们不高兴 最关键我妈都不高兴 你先别整了.
其他网友回答
变法,是整体性的,要考虑全局。比如,以所谓现代农业小额贷款的青苗法来分析。
所谓青苗法,是允许地方官,用常平广惠两仓的粮食,在春耕或青黄不接时贷给农民,让他们趋时赴事,不被高利贷所逼得卖儿鬻女。夏收秋收后加计20%利息交还国家。
而20%的利息确实不高,因为高利贷基本都是九出十三归。甚至夏一秋三。
不过,王安石低估了复杂性。
在成都平原,江南地区,农民根本看不起这样的贷款,地方官为了政绩,一般会强迫百姓接受贷款。
反而,山西陕西及丘陵山区,农民真正需要这些这笔贷款,却被地方官拿去交给高利贷者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益,这些收益,或者被官员分账,少部分才上缴国库。
所以,青苗法遭遇到农民的普遍反对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王安石的知识体系之中无法解决这样的具体问题,只能简单粗暴地将这些执行中的困难归咎于反对派掣肘,就以更强硬的手段,用辞职胁迫宋神宗处分反对派,结果就只能是持续激化扩大矛盾。
其他网友回答
宋神宗时,国家各种弊病累积得不少,再加上边境战争的巨大压力,国家已经有衰败的迹象。朝廷中的很多大臣都有进行改革的愿望。王安石是一个激进派,他给皇帝提出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人事的全方位改革计划。他的很多改革方案本身是好的,但是再好的方案也不能一口气全部执行,这样国家受不了——前一个这么搞的人是王莽,我们都知道他后来的下场。可那时候的宋神宗只有二十岁,年轻人心气高,总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国家振兴起来。王安石的天才想法和慷慨激昂的说辞说动了宋神宗。很快,这一揽子改革方案就全面展开了。
王安石的改革方案特别激进,以至于有些设计脱离实际。比如他提出由国家给农民提供低息贷款,以今天的眼光看,这是一件国家和百姓双赢的好事。但是他的想法太超前,很多技术问题考虑不周,国家的执行力也跟不上。比如低息贷款在现代社会应该是由商业银行负责执行,去鉴别哪个农户可以放贷,去监督农户不要把钱乱花。但王安石在执行的时候,这些贷款变成了政府的一道命令,政府命令到了基层就变成了强行摊派。官员管你农户需不需要贷款,他只管完成自己的任务,强制农户贷款、交利息,反倒成了一项祸国殃民的坏政策。
王安石的方案太激进,因此有很多人反对他。反对者中的首领就是司马光。司马光也不是不想改革,但他的方案还是儒家的老一套:鼓励农业生产、节约政府开支之类的。于是在改革的问题上,王安石派和司马光派就打起来了。这事一旦分成了派别,原本单纯的技术问题就变成了站队问题。朝廷上的官员纷纷站队,站好了队伍就开始攻击另一方,在朝廷上展开了全面的党争。
这件事的结果是,大臣们做什么事都要先想党派的问题,然后才去考虑国家。比如王安石为了壮大己方的力量,提拔了一些虽然支持改革,但是人品很差的人。结果是既激化了党派之间的矛盾,又损害了改革的效果。司马光也有问题,王安石的改革政策并非都是坏的。但是司马光在上台后,凡是王安石提出的改革政策,一律反对,全盘否定。结果国家辛辛苦苦改革了十几年,到头来什么都没有改变,把改革发展的时机都耽误了。后来,宋朝朝廷完全陷入了党争的泥潭,朝堂上成天都在为一点小事争论不休。于是“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朝廷还在扯皮,敌兵已经打过来了。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用人不当,危害百姓。更主要的原因是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