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有谁(水浒传一零八将不包括谁)

网友提问:

《水浒传》是真实的吗?还有,那一百零八将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优质回答:

先说说《水浒传》这个书名。“浒”,《尔雅·释丘第十·厓岸》:“岸上,浒。”以此来解,浒,就不能做“水边”讲,否则,“水浒”就是“水水边上”。从书中可以读到,梁山虽然就在水泊边上,但却是离水比较远的岸上。

“传”,可做两读两解。一读“chuan(阳平)”,当“传说”讲;一读“zhuan(去声)”,当“传记”解。《水浒传》既依据民间传说,更依据史料,带有传记性质。也就是说,《水浒传》故事的主线索是有具备历史真实的。但是,由于施耐庵在依据历史真实创作这部书的时候,采用了宋元话本、戏剧的素材,因而,“chuan”的成分也非常大。那么,哪些故事和人物是真实的,哪些又是虚构的呢?

天罡地煞的真实与虚构

写小说首先得塑造人物,《水浒传》的人物以梁山一百单八好汉为主,也就是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三十六天罡星中,真实的人物共三十五人。七十二地煞中,则只有孙立一人有“历史事迹”,杜迁标有名字,其余七十人不见任何记载,全部是虚构。

《水浒传》三十六天罡人物,主要依据《宋江三十六人画赞》、《大宋宣和遗事》两种历史资料。这两种蓝本中,都记载了宋江等三十六人的绰号、姓名。其中,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还为这些梁山好汉画了像,每人都配有一首四言四句赞诗。比如呼保义宋江,赞诗云“不称假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

《大宋宣和遗事》是一部笔记体野史,比较详细的记录了宋徽宗宣和时期的朝政大事及宫廷轶闻。其中,有比较详细的宋江三十六人事迹。但是,这部笔记体野史所开列的三十六人名单,与《宋江三十六人赞》略有不同。比如,龚开的赞诗中没有林冲,却有“两头蛇解珍”与“双尾蝎解宝”。《大宋宣和遗事》中,没有解珍解宝,而有病尉迟孙立,也有“摸奓云杜千”。两个资料同时有晁盖,绰号都是“铁天王”。

人物绰号方面,《水浒传》更接近《宋江三十六人赞》,但也有董平由“一直闯”改做“双枪将”,刘唐由“尺八腿”改做“赤发鬼”,“插翅黑虎雷横”去掉了“黑”字(插翅黑虎更符合雷横的人品)。

在两个资料中,人物姓名也有差异,比如,《大宋宣和遗事》中的吴加亮、李进义(一作“卢进义”)、关必胜、李海、张岑等,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则是吴学究、卢俊义、关胜、李俊、张横。等等。

施耐庵再创作时,三十六天罡主要依据《宋江三十六人赞》,但却拿掉了排座次时已经去世的晁盖,把孙立排进地煞行列,从《大宋宣和遗事》中补进了豹子头林冲。所以,把孙立挤到地煞行列的人不是解珍解宝,而是林冲。

这两件历史资料虽然不是正史,但也绝对不是凭空捏造,应当很有几分真实性。

《水浒传》涉及多位历史人物

这部书的开篇是从赵匡胤写起,一直写完了北宋九代皇帝,起码,这九位皇帝就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写到宋仁宗嘉佑三年的时候,范仲淹、文彦博这两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出场,引出了“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洪太尉在龙虎山上遇到的骑牛牧童,也是一个历史人物,他就是嗣汉张天师虚靖先生张继先。不过,施耐庵故意错乱时空,以宋徽宗时期的张天师取代了仁宗时期的张天师虚白先生张嗣宗。

第一回(贯华堂本)头一个出场的高俅,也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个人物因为在《宋史》中没有立传,施耐庵就大胆的对他的事迹进行文学加工,在高俅的脸上涂了不少污墨。蔡京则是千真万确的在《宋史·奸臣传》中有一大段文字的,施耐庵在书中用了“奸臣”这个定性,虚构了蔡京在《水浒传》中的故事。

梁中书及其生辰纲的事情,也能在《大宋宣和遗事》中查到,此人本名梁师宝,也是大名府留守。宣和二年五月,梁师宝把十万贯金珠、珍宝、奇巧段物,差县尉马安国一行人,担奔至京师,赶六月初一日为蔡太师上寿。当生辰纲押运队伍走到五花营堤上田地里时,被晁盖、吴加亮、刘唐、秦明、阮进、阮通、阮小七、燕青八人用蒙汗药麻翻,劫掠财宝而去。

书中还有一个历史人物出场,这个人物隐含了梁山好汉的结局,此人便是江州知府蔡九。施耐庵说他是蔡京的第九个儿子,其实蔡京只有八个儿子,但确有一位曾经做过镇江(书中的江州,施耐庵移花接木,把江州挪移到镇江)留守。此人便是后来与兄长蔡攸联合童贯,导演宋徽宗镇江复辟闹剧,制造国家分裂的蔡翛。

另外,小苏学士、小王都太尉等,也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两人都与高俅发迹有关。苏轼确曾将高俅推荐给小王都太尉。小王都太尉也因为给宋徽宗送篦子,而把高俅送到了宋徽宗(端王)身边。

《水浒传》的主线索虽然是梁山好汉的故事,但是耐庵的的确确是在以诸多历史人物串联故事,在每个重大节点中,以历史真实对故事进行起承转合,隐写北宋宣和年间那一段真实的历史。

《水浒传》故事的真实性

施耐庵的《水浒传》已被一致性的读作“水浒zhuan”,则必定有其合理性。这部书与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书一样,也有一首开篇词。《水浒传》的开篇词中有一句非常重要,就是“评议前王并后帝”,这是施耐庵的创作思想,也是表明这部著作隐含着历史真实。

正因为施耐庵要评议历代帝王(北宋、大明),那么,梁山聚义,以及投降招安的事迹就得有历史依据。上文讲到《水浒传》三十六天罡基本上出自史料,但还是野史。不过,这三十六人中,却有一位能从正史中查到,他就是青面兽杨志。

《三朝北盟会编》中讲到,“招安巨寇”杨志为选锋首,参与了佂辽及抗金战斗,并且是从部队中选拔出来的先锋敢死队的首领,其战功得到了李纲的认可。从《水浒传》前七十回伏笔来解析,这个“招安巨寇”极有可能就是梁山青面兽。

梁山好汉中,也有一些人物故事中,隐含了历史事件,比如花和尚鲁智深。书中写鲁智深禅杖重六十二斤,指的是宋仁宗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误走妖魔,六十二年后,也就是宣和二年,妖魔出世。施耐庵故意让鲁智深特地吃了一顿狗肉,则是暗讽属狗的宋徽宗曾经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吃狗肉。武松打虎则有可能与元末义军首领张士诚部将卞元亨有关,朱武与洪太尉影射的是朱洪武,陈达、杨春则有朱洪武得力干将,剪灭张士诚的正副主将徐达和杨春的影子,……。

宋江的名字及其事迹也从《宋史》等史料中查得到,《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等都有关于宋江及梁山的记载。以下引据几条:

《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张叔夜传》: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鉅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从这些史料看,《水浒传》的故事基本是真实的。遗憾的是,《水浒传》在大明万历年间刊印时就被腰斩,容与堂本删掉了七十回后的故事。梁山好汉战败被招安,最终参与征方腊、伐辽国、抗金兵,然后被裹挟到宋徽宗镇江复辟等等,都被《征四寇》取而代之,施耐庵在前七十回的伏线也都被一一抹杀。

与张叔夜同时代的李若水,当时正在大名府附近任职,曾以《捕盗偶成》证实,宋江被张叔夜擒获后,被宋徽宗赦免。宋江等人投降后,因参与佂剿方腊而被“拜爵”,然后,北上大名府,随童贯前往攻打辽国幽州。因为梁山名气很大,途径大名府时,被士女围观,李若水有感而发,以诗志之: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你的邀请回答

在那个时候是有这么一段历史但是规模没有这么大,水浒传只是有人造反被平以后被写出来的一本书。

真正的历史上北宋是没有这么大规模造反的!

大家有什么可以补充的评论出来一起探讨学习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水浒传》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正因为影响太大,甚至有人把他当作真正的历史来读了。

不过,这部小说虽然叫“传”,但它与现在的“传记”实在是有天壤之别的。姑且不说里面的故事有多少真实成份,就是梁山上的一百单八将,也只有那三十六员天罡正将是真实的。仔细读《水浒传》,你会发现排名二十四位的天究星没遮拦穆弘和排名八十位的地镇星小遮拦穆春,竟是亲兄弟,这就叫人纳闷了:同是一个爹、一个娘的亲兄弟,排名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原来小遮拦穆春,只是虚构的人物。

更令人遗憾的是:貌美如花、武艺高强的一丈青扈三娘也是虚构的。

还有那个横跳江河竖跳海,万丈高楼脚下踩的谷上蚤时迁也是虚构。

人物能虚构,故事也能虚构:最成功的一个故事,就是武松单臂擒方腊。有史料记载,擒方腊的是童贯,也有记载是韩世忠擒的方腊,……就是没有武松擒方腊的记载,很明显,这件事纯属虚构!

不过,《水浒传》中提到,在招安过程中,有一个人起了极大的作用——张叔夜,史书记载:真正招安梁山好汉的,就是此人。在《说岳全传》中,也有张叔夜的故事。

尽管这部名著中,有很多虚构的成份,但丝毫不影响这部小说在人们对这部古典名著的喜爱!

其他网友回答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经典名著之一。

这108个人有着不同的性格、力量和结局。

他们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

在这108位英雄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英雄,那么这些梁山英雄中哪位才是真正的历史人物呢?

一。天魁星

梁山泊老大宋江,是一个真正的历史人物。

宋江的势力并不强大,远不能像《水浒传》中所说的那样抵御官兵的大规模围剿。后来被张叔夜一战而降。

2.青面兽杨志

2014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发现了一座宋代古墓。根据墓葬中器物和墓碑的记载,可以确定墓主是杨志。墓志铭记载他十六岁因为伤人而充军,后来因为军功当了小官。

三。九纹龙史进

目前,史学家普遍认为,史进的原型是南宋初年汉中起义的领导者史斌。

史斌跟着宋江四处打家劫舍,并与宋江一起投降。

四。天伤星——行者武松

武松确实存在,但远比水浒传中的传说少得多。《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料,都记载了武松侠义壮举。

其他网友回答

施耐庵写成《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贡献也很大,同时大量借鉴、采用了诸多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北宋未年山东宋江起义的事,是有史书记载的,但是动静不大,远不如小说写的那么荡气回肠,气势恢宏,事实上,宋江起义之初虽然也攻城略县,但很快就被朝廷镇压了,不过,他们的英雄事迹,经过当时老百姓的口口相传,当时在社会上已有宋江等起义团队的图影绘本故事,加上宋代流行说书,被说书人编采成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一代代流传下来,这一点可能得益于宋代文学艺术的昌盛,无论是苏轼、欧阳修等大家,还是民间文学,创作氛围还是比较自由的,像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等等,人物形象和事迹已经比较丰富和具体,这时候主要以宋江起义时的36个团队骨干为主,36个人都是谁,是不是我们看到的梁山好汉原型,除了宋江之外,可以说其余都是无据可考,即使是宋江本人,和小说里也不大一样。

宋未到元未,元曲非常的盛行,梁山好汉人物也被广泛运用到元曲中,形象、事迹也更丰富和鲜活,梁山好汉总数也增加到108人,《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就出生在元未明初,他以宋江起义为主线,广泛采用了民间的诸多小故事,加上自己的超级发挥、整理、编撰,终于写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文长长篇章回体小说,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其文风、技巧、构思、情节等,都无愧于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人最受喜爱的古典小说之一。

至于施耐庵写的这本小说,书中很多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多以悲剧告终,宋江本人也对朝廷唯唯诺诺、卑躬屈膝,也是没办法的事,宋江的起义本就是一个小插曲,施耐庵以艺术加工的方式作以讴歌,但不能偏离史书记载的事实,所以宋江直义只能以失败告终,而对108个英雄好汉的悲剧收场,也是鲁迅所说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许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要不然又能怎样呢?本来大部分人物都是虚似的,最后一个个搏得佣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功名,圆不下去的! 《水浒传》原名叫《江湖豪侠传》,施耐庵写完之后,对整部书的架构和章回描写十分自慰,但是觉得书名不够高大上,据说施耐庵的学生罗贯中(三国演义作者)建议改成了《水浒传》,书名取自《诗经》:“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水浒就是水边上的意思,符合小说中围绕梁山泊为中心,108个英雄好汉勇于反抗朝廷压迫的主题,比起《江湖豪侠传》人书名,更符合施耐庵鸿学大儒的身份,所以施耐庵采用了“水浒”的名字并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