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褚遂良和柳公权书法一起练习怎么样?
优质回答:
褚遂良书法和柳公权的书法可以一起学吗?
凡做事一定有个目的是不是?为什么要把褚遂良的书法和柳公权的书法一起学?首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进一步把问题展开。我发现头条经常有朋友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当然既然邀请了,我就认真的回答吧!
如果说是喜欢褚遂良的字同时又喜欢柳公权的字,不忍割舍其中一个。同时练两种字体当然也可以,但要注意两点:
一、书写时各写各体,写褚遂良风格时就按褚遂良的风格写,写柳体时就按柳的面貌写。就象有些人即会写楷书又回写隶书一样,各写各体。
二、既然题目当中是谈学写,那就要注意时间分配问题。褚遂良是唐代少有的飘逸风格的楷书,用笔结体偶有行书笔意,书风潇洒飘逸,讲究轻重强烈对比,行笔变化多端,极尽流美之风!而柳公权的楷书刚正不阿,笔笔法度森严,不容半点随性,可谓庄重之典范,森森然如武库,铁画银钩,庙堂气十足。其面貌特征和笔法对比于褚遂良无半点相同之处。所以两种书体练起来都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一般一个人写好一种字体就已很难,同时攻两种字体,想有成绩,其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如果题主是想通过两种字体的练习,从而写出一种属于题主个人风格的书体也不是不可能的。这就要看题主在不同风格字体中如何取舍如何融会贯通了。这需要题主有相应的书法美学素养和书法技能。从古至今不乏把两种字体风格结合在一起的人,如元代的赵孟頫就是把东晋王羲之和唐朝李邕的书法完美结合了起来。还有明末清初的王铎,也是把二王和米芾完美结合起来的成功代表。
不管题主是属于哪一种目的,只要心中有数,同时练两种字是不矛盾不冲突的!
作者使用习作随贴
其他网友回答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书法家一类的人,有丰富的书法知识,有丰富的临帖经验,我认为他们可以同时学习。因为他们有能力驾驭两种字帖,能熟练掌握每种帖子的基本笔画特点和结字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宜同时学的,褚遂良的字多顺峰起笔,提按对比分明,结体看似松散,实则美观,总体上说字瘦
,而柳公权的字多逆锋起笔,刚劲有力,有骨力,运笔上没褚字提按强烈,结体上中宫收紧,整体上给人以力量感。
所以说,如果是初学书法,就从其中一个帖子开始学习,两个人在中国书法史上都是名家,都可以学习,认准一个帖子,毫不犹豫地坚持下去。首先,不要急于去写,要认真读帖,仔细观察分析比较,逐渐熟悉基本笔画的特点,看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有什么特点,方圆、轻重、藏逆锋、顿挫、提按等技法是怎样运行的,把这些搞清楚了再下笔临习,先临习基本笔画及变化笔画,再临习单字,过单字关,努力背临每一个字,临习书法字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随便换贴,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看字帖能写出帖子里的字,就基本差不多了。除此之外,还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古诗文知识等,要学习书法理论、书法史及美学等,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眼力,开阔自己的视野,用理论指导自己的临帖,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等你掌握了一种帖子再去学习另一种字体就容易多了。以上内容仅是一家之言,如有不妥,敬请见谅!
其他网友回答
两种完全不同的书体,不建议同时练习。
练习书法首先要吃透一家,然后再学习另外一家,逐渐过渡,互相补充。
褚遂良和柳公权两种书体大相径庭,如果想同时兼顾,最后可能都不能兼顾!
褚遂良书法,初学欧阳询、虞世南,后学二王,取法魏碑和汉隶,把当时流行瘦长的字体压缩为扁,自称一体,很有个人面目。
由于褚遂良比较追求线条的美,较之初唐欧阳询,线条更加飘逸,既富跳动又有灵性,笔画看似松散,实际布置的巧妙得当,以至于唐楷的严谨到了褚遂良那里,有所降低,更有晋人风骨。
柳公权书法,严格意义上讲,初学者不太容易上手,主要是由于其笔画章法较多,字体结构又极有法度,初学会出现较大困难。
柳公权初学钟王,后学颜真卿,取势魏碑,最终形成自己特色,字体瘦硬长方,和褚遂良的扁差距甚大,其字力度遒劲,法度极其森严,这和褚遂良又有所不同。
综上,不建议初学者同时学习二者书法。
但是如果基础较为深厚,二者同时练习或许达到取长补短之功效。
其他网友回答
能否同时学习褚字与柳字,不能简单地认为“能”或“不能”,而应依人依时而定。
褚遂良与柳公权书法风格不同。
褚字硬瘦,柳字宽博;写褚应提飞,写柳应铺毫。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褚字笔画细,柳字笔画粗;写褚字应将笔提起,写柳字应将笔按下。
可见,褚字与柳字是两种风格正好相反的字体。
两种相反风格的字体,能否同时练习呢?
这个问题,在书法专业上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1、互为补充,同时练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笔法。
持此观点者认为,每种字体都有自己的风格,所用笔法也有所不同,同时练习风格相反的字体,能熟悉各种不同的笔法。
譬如学习隶书时,同时练习以圆笔为主的《曹全碑》和以方笔为主的《张迁碑》,能更好地理解圆笔与方笔的不同。
2、相互冲突,同时练习容易让自己陷入矛盾之中。
持此观点者认为,练习书法应尽量选择风格相近的碑帖,这样可以加深对其风格的理解。反之,则会形成冲突,人为地制造矛盾。
譬如,学习《曹全碑》时,可选择同样以圆笔为主的《礼器碑》,这样可反复锤炼圆笔笔法。
我认为:
1、初学书法时,不宜同时学习褚遂良和柳公权书法。
因为此时对书法了解不多,同时学习不同风格的字体,容易让自己陷入迷茫。
2、有了一定基础后,可以同时学习褚遂良和柳公权书法。
因为此时对书法有了一些认识,风格相反的字体,可以形成直接的对比,能更好地加深对不同风格的理解。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其他网友回答
法有定法,有守法,法还有变法。无法则不成规矩,只知守法不知变法,即便法度严谨,终将一辈子寄人篱下。
故,书法的过程一定是先要有知法守法的过程,以谁为法众说纷纭。当代心理学的介入,提醒今人一个方法:看内心喜欢哪一家就选哪一家,因为”书为心迹”,喜欢证明你的心理与之较为接近,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走过知法和守法这一程,如果胸无念想,知足长乐,则属固步自封者流。想活出自己的模样,定当要变法。如何变法?下之下者称当”转益多师”,充当”喜新厌旧″者。貌似有理,实则谬矣。因为,不管哪家,其形不一,其笔法并无差异。赵孟俯有言”笔法千古不易”者是也,可惜后人并未深解其意。
故,我以为所谓变法并非转而再去临摹另一家,只须阅读分析,思考理解即可。然后极力狂想臆构,顺自己喜欢的样子去建构,终将可以写出自己的面目。当然,最终能写出怎么样的书法全凭自己的造化。只要你肯通读书法史及书论,认真研读历代名家的书态。当然还有一个支撑点一一文学修养,至少可以写出自我满足的书法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