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二战不为人知的历史)

网友提问:

二战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优质回答:

1943年秋天,第九战区的参谋长吴逸志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呢,就是让罗斯福要重视亚洲战场以及如何重视亚洲战场,信里面有加强亚洲战场的作战方案。

然后罗斯福给吴逸志回信了,说很好,我们打算研究下。

吴逸志挺高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老蒋,老蒋一看,大笔一挥:免职,交军法执行总监处发办。

反正这事是没和老蒋打招呼。

这事整的薛岳挺崩溃,因为吴逸志是薛岳的参谋长,也是亲信, 俩人一直合作的非常愉快。

新上来的参谋长叫赵子立,是黄埔生,也就是说,新参谋长和薛岳不是一路人,但是,新参谋长打仗很厉害,这个家伙对战场形势非常会分析。

日军在1944年展开“一号”作战的时候,赵子立果断发现了日军的企图,蒋鼎文和汤恩伯在河南被日本人打跑后,赵子立就认为下一步日本人可能要打长沙。

“老虎仔”刚愎自用

薛岳这人一向刚愎自用又极度自私并且自负,因为是粤军出身,前三次长沙会战都取得了战绩,薛岳有些飘了,自认为自己在国军里算得上一号人物。而赵子立是自己提拔起来的,但是赵子立居然不和他自己站队,总是提出与自己相左的意见,薛岳和赵子立二人关系越来越差。

此时日军在长江航道活动频繁,并且在第九战区大量抓中国民夫,日军所到之处中国人禁止通行,并且日军数量大幅增加。情报的指向性非常明显:日军要再次进攻长沙。

可是,自认为天炉战法把日本人打怕了的薛岳,认为这是假情报,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日军,日军进攻长沙,不可能。

薛岳的控制欲望到底有多强?每次作战,重庆军令部参谋打电话给第九战区,九战区参谋如果回答不符合薛岳的心意,薛岳就要发脾气,以至于他后来规定:无论谁和军令部通电话,都要按照他判定的情报和战报回答。

所以这一次赵子立很崩溃,但是老虎仔薛岳根本听不进去话,怎么办?

赵子立找到一个机会,趁副司令王缵绪把这个消息带到重庆去,而且,他还说要多准备兵力,在衡阳准备决战。

赵子立怕事情不稳妥,还把这件事告诉了在湖南的军统局,要求军统局把这件事也转给蒋介石。

5月15日,军委会一张电报发给了薛岳,几年的情报非常详实地指出日军要进攻长沙。

薛岳这才相信。

日军七个师团攻打长沙,而薛岳还在用天炉战法来打日军,日军为此已经做足了准备,而在这之前,赵子立当着薛岳的面称天炉战法为“老架子”,让薛岳非常的不爽。

这时候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回到桂林,同意指挥9.6.4.7四个战区的战事,白崇禧建议薛岳放开长沙和衡阳,把日军引入桂林决战。

这种事薛岳当然不干,骂道:丟他妈!我就不去给广西看大门!不在湖南打,把部队拉到广西——他家里去,可恶!

去桂林决战先不说,但是赵子立在衡阳决战的建议是非常好的,因为这个点几个战区的兵力都能汇集。

此时日军已经兵临城下,天炉战法已经完全不起作用,这个时候,长沙只剩下薛岳的基本部队第四军。

薛岳问哪个部队来守长沙,第四军这个部队善攻不善守。

赵子立装糊涂,因为因为他想起来前任吴逸志的话:要知道第四军和薛岳的关系,什么事情,不要等薛岳自己开口说话。

但是,赵子立就是不吱声。

赵子立是这么想的:第四军守长沙,只是作为一个抵抗关节,之后建议在衡阳决战,那么为了保全第四军,衡阳决战的建议薛岳就可以接受。

这是赵子立拿薛岳的起家部队来威胁他。

最后,薛岳还是让第四军来守长沙。

长沙沦陷

第四次长沙会战开打后,第九战区长官部大部分人去了湖南耒阳,剩下的人在岳麓山上指挥。战役打了没多久,薛岳看顶不住了,就准备跑到耒阳,于是他把赵子立留了下来,要他在前线“照料一下”。

赵子立认为:薛岳很快也会叫自己去耒阳,但接下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就在这时候,赵得知第4军军长张德能以两个半师守长沙城,以一个师守岳麓山,于是急忙给张打电话,说:“这样岳麓山就难保了,你立即再往岳麓山调一个师!这一次,湘江西岸出现大量敌人,他们是从湖面和路面双管齐下的。岳麓山一丢,长沙还怎么守?反过来,如果集中兵力扼守岳麓山,即使长沙城被攻陷,而保有岳麓山,那么长沙也不能算丢!”

赵子立再追问,张德能说:“参谋长,实不相瞒,长官临走前有交代,部队仍归他指挥,现在的布阵是他的命令,如果你想变更部署,先给长官打电话吧。”

赵子立仍建议张德能往岳麓山增兵,后者仍不敢违背薛岳的命令,说:“长官叫我以主力守长沙,我只好以主力守长沙。”

其他网友回答

超神的陆奥号

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五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旨在避免刺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军备竞赛。这个被称作《华盛顿条约》的东西签订后,各国海军迎来了“假日”,受条约限制的战舰也被称作“条约战舰”。

在航母尚未成为主要战斗力的年代,战列舰无疑是海上的霸主,当时美、英、日三国共计拥有7艘装备16英寸(约406毫米)以上口径主炮的战列舰,被合成为“世界七大战舰”(Big Seven),堪称当时的巅峰战力!

这Big Seven中美国独占3艘,英国有2艘,到鬼子这就比较逗逼了,他们本来是只有1艘的,叫长门级战列舰。可是在华盛顿会议时第二条长门级战列舰陆奥号已经下水了,于是鬼子就赖唧唧的把这条船保留下来,没有依据条约销毁。没人能想到,就是这条陆奥号在二战中创造了无以伦比的记录。

巨型战列舰拥有极其变态的装甲,是海军中最难以击沉的一种,可是陆奥号却创造了一个记录,它是唯一干掉过Big Seven成员的战舰。1943年6月8日12点10分,它把一艘Big Seven成员直接弄爆炸了,当场炸死1000多水手,船断成两截彻底沉没。

那艘叫陆奥号的可怜战列舰就这么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永远埋葬在广岛湾里。你问为啥它干掉的船也叫陆奥号?额……它干掉自己不行吗?

不沉的长门号

估计有人会问鬼子不是还有一艘Big Seven吗?嗯,那艘叫长门号的家伙就比较猛了,它坚持过了整个二战,鬼子投降以后被老美接收当赔偿了。可是由于之前挨过空袭,这船有点破损,老美又实在不想花钱修,就一直扔在日本了。

到了1946年老美实在瞅那玩意碍眼,正好他们又准备在比基尼岛测试原子弹,就顺手把长门号开过去当靶船。7月1号那天长门号吃了一发空爆原子弹,除了爆炸点那面的装甲有点溶解外,几乎没有损伤。

不服气的美国佬又在7月24号又水中引爆了一发原子弹,长门号右舷倾斜5度,依然没有沉,依然在海面上漂着。一直到4天后的7月28号,这条不死小强才因为翻船而沉掉。消息传出后鬼子高兴的不要不要的,奔走相告,俺们的长门巨舰挨了两发原子弹才沉,足见黄国工业水平之高!

话说……这真的是件很光彩的事儿吗?

其他网友回答

方先觉将军对第10军“投降”的这个用词是坚决否认的,衡阳会战结束30多年后的70年代,他曾经对日本《产经新闻》的记者古屋回叙说,当时是日军第11军司令部派出的一名叫竹内实孝的情报参谋,以军使身份前来城内与守军第10军接洽“停战”,而方先觉第一时间表示“泰山军”绝无投降之意。

(方先觉)按方先觉的说法,竹内参谋首先表达了对第10军顽强作战的钦佩,并且代表司令官横山勇中将向他提出了停战的建议。而方先觉则提出了停战的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保证生存官兵的安全并让他们休息,其二是收容伤兵并郑重安葬阵亡官兵,日军参谋当场答应了这两项条件,方先觉这才同意停火。古屋奎二对此节的采访实录,是方先觉言及:“日本人记录我们投降,甚至举行了投降仪式,是绝对错误的,我以军人的荣誉发誓没有那回事”!那么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呢?笔者只能探寻发生过的事实,但是无权作出结论,也就是考证方先觉和他的泰山军,在1944年8月8日这一天,到底都做了些什么,至于是否可以视为投降,不妨留给大家评说吧!

(第3师师长周庆祥)这天清晨,正在指挥部队抵抗的预备第10师师长葛先才,在前沿接到了方军长的电话:“敌人已经接受了停战条件,但敌人也提出了条件,要求我军解除武装,我已经答允。协定自中午12时起,双方同时停止战斗,停战缴械的命令已经下达,你安排妥当以后来军部,我们军、师长齐聚一地,任凭其处置”(见葛先才回忆录)。也就是说,根据方先觉的命令,第10军残余部队自8月8日上午起,陆续停止了抵抗,葛先才给部下的命令则为:“将武器留置阵地,官兵撤至城内休息,在我军未撤离阵地之前,如敌军向我阵地接近,仍可射杀之”!至中午以前,葛先才和另外两个师长周庆祥、荣有略,以及配属第10军指挥的暂54师师长饶少伟,都赶回了位于衡阳中央银行的军部。

(预10师师长葛先才)此时日军已经冲入城内警戒,第68师团作战参谋大阳军胜,奉命来到中央银行接洽,陪同方先觉等将领前往城南的五桂岭中正堂,在这里等候的是日军第68师团长堤三树男中将。这厮开口就对方先觉等人说:第10军属于投降,而非“有条件停战”,同时说明日军药品亦紧缺,不可能帮助第10军伤兵治疗,按葛先才的回忆,方先觉当即进行了抗辩,但已毫无意义。这座五桂岭是第10军抵抗最为激烈的阵地之一,曾经创下了一天之内火线晋升五名营长、而五名营长又全部战死的记录,日本人安排在这里见面,恐怕也有自己的用意。方先觉见日本人已经变卦,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日方不得杀戮缴械之官兵,对战死者给予安葬,保留第10军建制,官兵绝不离开衡阳,恰参谋竹内从城北赶来,即代表横山勇答应了要求。

(暂54师师长饶少伟)

方先觉和部下随即被日军软禁于衡阳城南的欧家町教堂,而第10军官兵则被集中看押,倒确实没有出现屠杀的情况,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伤兵因缺医少药而死去,经过统计,第10军放下武器时仍有13000余人,其中轻重伤员6000余。某种意义上,其实还有继续抵抗下去的能力,所以方先觉稍有悔意,可惜已经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因为在方先觉有意谈判停战时,第10军军部与各团的联系大部中断,日军的炮火实在猛烈,军部遂无法确切掌握剩余兵力,如按6000残军计算,去掉非战斗人员再计入能够作战的轻伤员,第10军仍然能够组织起5000人以上的规模抵抗,轻武器弹药也还勉强够用(子弹剩30%,手榴弹剩20%,炮弹基本打光了)。当然,结果很可能就是全军覆灭和城破以后的杀戮,日军的残暴人尽皆知。

但是也存在另外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那就是在老蒋的严令下,国军各路增援部队确实也已接近衡阳,王耀武兵团的第74军和第100军、第79军、粤军第62军都在试图突破日军的阻击线,其中第62军和第100军已抵三塘。而从四战区紧急调来的桂系第46军配属坦克部队,在方先觉签字画押的8月8日,已经抵近距离衡阳只有8公里的二塘,以5000残军难道不能再坚持两到三天吗?那可就实现里应外和了。

其实日军也是心有余悸很是后怕,第11军作战主任参谋岛贯武治大佐在日记中写道:“上午八时攻克衡阳,虽说时机已经成熟,却是一场竭尽余力的战斗,只晚了一天,敌机械化兵团就出现了,我方部队面对前来解围的敌军,多少有些动摇,战争的胜负诚然在最后的五分钟,如固守衡阳之敌誓死决一死战,或将出现英帕尔的结局(日军在印度的那次大败)”。这里的机械化兵团,指的就是在坦克伴随下的第46军。

(攻城日军)

第10军守衡阳是“凄苦”的,因为湖南的盛夏、血与火的燃绕以及缺少补给,该军官兵的战场环境极度恶劣,连日本人都快坚持不住了。而至于方先觉为什么在最后时刻决心缴械,后人只能揣摩他的思想状态:或许是认为人弹两尽,再打下去就是单方面的屠杀;或许是伤患满营,再打下去必然断送他们的生路;或许是援军无望,心生绝望,想给第10军官兵留条活路。可如果你说方先觉所部贪生怕死,又如何解释47天的浴血死战?

历史是灰色的,有些事情很难说得清道得明,战史上都以“投降”的字眼记录了方先觉和第10军的结局,而衡阳保卫战最后的真相到底是停战还是投降,是不是日本人背信弃义,后人为此争论不休,个人浅见,缴械等于部队投降,停战不必放下武器,然否?

(晚年方先觉)

其他网友回答

毛主席领导下延安人民苦中作乐的伟大创造力令人忍俊不禁。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一穷二白,吃的穿的全靠自己动手,但却是当时全中国最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地方。

1944年,美国记者福尔曼访问延安,拍下了共产党领导下延安人民自力更生,苦中作乐,描绘第二次世界大战光明前途的一幕幕场景。福尔曼感叹说:

“我们的全体成员有一个同样的感觉,好像我们进入了一个不同的国度和遇见了不同的人民”。

在福尔曼访问延安后不久,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巴黎解放,为了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胜利,中共组织鲁迅文艺学院的学生和八路军战士在延安举行了大规模游行,游行后上演小品和话剧,由于别出心裁的内容设计和简陋的条件限制,小品变成了大型真人cos秀……

这是游行现场cos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和纳粹头目希特勒焦头烂额的一幕,尽管“东条英机”的日本军服和军刀是如假包换的正品,但希特勒的德国军装就暴露出浓浓的山寨味,因为条件所限搞不到正品德国军服……

这个小胡子是个接受工农再教育的日本战俘扮演的,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日本共产党支持下,在延安办起了日本战俘学校,教育了1500多名日本战俘,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反战同盟的英勇战士,与八路军一起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共同奋斗。

这个是八路军的演员模仿纳粹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和小胡子在一起,对于这种充满土味的演出,我只能说神似,神似就行了哈……然而,更加惊喜的还在后面。

这位站在人墙上头戴大盖帽,拄着日式军刀的仁兄,你说他cos的是蒋公,是军阀,是皇协军我都信。但令人喷饭的是他cos的是指挥千军万马登陆诺曼底海滩的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这就有点鬼畜了。

艾森豪威尔:有些问题我想个别找你们谈谈。

希特勒,戈培尔,东条英机和艾森豪威尔,乃至这里没有出场的某些国际政治人物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远在中国大西北的某个山沟沟里,一群穷得叮当响但精神富足的中国人,竟以一种相当喜感的方式演绎着自己。

从这张照片来看,艾森豪威尔倒好像确实是一个美国人扮演的。

其他网友回答

【二战德国“闪击”苏联的理由是什么?】

1940年10月8日,可以说是希特勒开战以来最为郁闷的一天,在柏林,他无奈地下达了无限期推迟“海狮”计划的命令。

丘吉尔政府的顽强抵抗已经伤了希特勒的心,更让他感到难堪的是在执行“海狮”计划时,他的海军和空军在与英国皇家海军和空军的对抗中丝毫没有占得上风,反而是一系列的海空胜利包括对柏林的不断空袭,鼓舞了英国人本已低落的士气。这并不奇怪,英国海军的兵力几乎是德国海军的三倍,而在美国的帮助下,英国空军的装备质量也超过了德国空军。在完全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条件下发起渡海登陆作战,简直就是让大量的士兵去送死。希特勒隐隐地感觉到,那道浅浅的海峡对他来说变得越来越宽了。

英国强大的空军实在是他的心头之患。他私下曾对他的部下说过:“对英国作战只会把两个国家都变成焦土。”而且即使最终攻占了英国,也必然要使德军付出巨大的代价,那样的话可能近10年内德国都无法再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了。希特勒也认识到,德军即使登陆作战,成功打垮了大不列颠,但却无力去瓜分在全世界土崩瓦解的英国殖民地,这样德国人的鲜血只能为美国人和日本人换来渔翁之利,这是希特勒绝对不情愿的。横扫欧洲的德国钢铁之师不可能永远生龙活虎,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后就会变成疲惫之师,希特勒不愿把他的最后一颗子弹用在英国身上。

而苏联一直是希特勒心目中不共戴天的死敌。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就成了整个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眼中钉、肉中刺。希特勒一旦对苏联开战,这场战争会具有整个欧洲讨伐危险的布尔什维克的战略意义,就好像是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940年6月初,希特勒就曾向德军A集团军群总司令伦德施泰特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真正的伟大使命,是同布尔什维主义算账。”

希特勒对于斯大林的印象是:这个家伙和我一样,会使用欺诈的手段,会在对自己有利时背弃任何条约,说不定苏联什么时候就会主动发起进攻。事实上自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以后,希特勒就越来越感觉到背后的芒刺。当希特勒指挥德军在法国大地上挥戈猛进的时候,苏联却悄悄地在他的背后用和他如出一辙的手段开始了扩张。

1940年6月12日,莫斯科向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发布一项最后通牒,四天之后,又向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发出了同样的最后通牒,并向罗马尼亚边境派兵。在巨大威慑下,三个国家举手投降。仅仅半个月内,苏联兵不血刃地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以及罗马尼亚的两个省,直接威胁到了希特勒的石油命脉。苏联甚至对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提出领土要求,这使希特勒大为恼火,因为这个地区是奥地利王国的旧土,而且密集地居住着日耳曼人。希特勒为此专门回顾了1939年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文本,却吃惊地在“秘密协定”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的漏洞。上面明文写着:“考虑东南方时,苏联一方强调它对比萨拉比亚的兴趣,德国一方宣布它对这些地区完全没有政治兴趣。”其中“地区”一词竟然使用了复数形式,这就使得苏联对罗马尼亚的吞并行为完全不受条约的限制。并且大量情报表明,丘吉尔正在极力拉拢苏联参战,斯大林有可能与丘吉尔结成同盟,而从背后直接进攻德国本土。那样的话,德军将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动地陷入两线作战的最不利局面。

希特勒的顾虑还不止这些,最重要的是苏联实际上掌握着他的经济命脉。由于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德国对原料的依赖越来越大,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如橡胶、石油、铜、铂、锌、石棉、黄麻和钨等原料只有苏联能够供应,而苏联直到当时还根据签订的条约进行供应。如果对英战争没完没了地打下去,而美国的军事实力会像希特勒估计的那样,从1943年起充分显示出来,那么德国就要在原料上彻底依赖苏联。这时一旦苏联变卦,就等于对德国釜底抽薪,这样的前景希特勒是无法忍受的。而一旦打败苏联,德国则可以放心地从苏联攫取原料和农产品:乌克兰的小麦、顿巴斯的煤炭和矿石、科拉半岛的镍、高加索的石油、白俄罗斯的木材。德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相比,战争潜力上绝对处于下风,随着战争的拖延,美、苏两国迟早也会参战,德国将无法抗衡美、英、苏三大国两个方向的联合进攻,不如先集中兵力,以闪击的方法速战速决地解决掉苏联,就能彻底稳固自己的背后,并且获得极大的资源优势。

希特勒还有一个如意算盘,就是迅速解决苏联能为日本消除隐患,可以大大地支援日本。支援日本就等于牵制了美国,使之无法轻易分兵与德对抗,同时将英国逼上孤立无援的绝路,强迫英国放弃对德国的抵抗,转而与德国合作。如果这个想法实现了,那么对苏作战就不是两线用兵的险招,而是一箭双雕的妙手。

唯一让希特勒犹豫的就是苏联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神秘了,德军最高统帅部无从了解苏联坦克和飞机的数量。德国情报部门的报告所提供的数字只是猜测而不是判断,因为这些数字没有确凿的事实为依据。关于苏军平时拥有的或者战时可能组建的陆军师的数目,也没有任何可靠的情报资料。情报部门只是以苏联人口和估计的工业潜力为依据,采取草率而粗略的方法判断敌情的。德军情报部门对苏军最高统帅部和苏军的主要将领几乎一无所知。金策尔主管的情报部门于1941年1月1日出版了一本关于苏联武装部队的手册。德国的这份官方秘密手册很说明问题,它暴露了德国情报部门工作上有很大的缺陷。书中坦率地承认,苏军战斗序列方面的情报几乎是空白,敌人究竟有多少个方面军(集团军群)和集团军,也没有确凿的事实能够说清。这份手册没有详细介绍苏军的编制装备,只是泛泛地说一个集团军可能由一个司令部、数个步兵军、集团军属重型炮兵、航空兵与后勤保障部队组成。据推测,给集团军配属骑兵部队或摩托化部队也是可能的。再进一步说,苏联巨大的国土上到底潜藏着多大的战争潜力,苏联军民究竟会表现出多大程度的抵抗,希特勒都无从知晓。但是希特勒却可以找到一个最好的参照物,那就是1939年的苏芬战争。在那场力量对比完全一边倒的战争中,苏军表现得却异常低劣。为了对付仅350万人口,一共只有15个步兵师、60辆坦克的芬兰,苏联动用了50个师、上百万军队、11000多门大炮、3000辆坦克和3000架飞机,却耗时4个多月,伤亡了26万人,是芬兰军队伤亡的三倍还多。这和德军在欧洲的横扫千军势如破竹简直就是鲜明的对比。希特勒想到这些不禁颇感得意,苏联其实是愚昧落后和外强中干的,苏联军队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德军,斯大林的“大清洗”造成了高级军事将领的严重匮乏,军队指挥能力低下。因此,希特勒乐观地作出判断:一旦战争打响“在指挥、物资和部队诸方面,我们将登上有目共睹的巅峰,而俄国人会陷入明显的低谷……俄军将一触即溃。”

希特勒的决心一旦下定,就不会轻易改变。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赌博,但他更相信,最后赌赢的一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