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加速了清朝灭亡(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的原因)

网友提问:

清末新政为何加速了满清的灭亡?

优质回答:

清末新政确实起到了加速腐朽的满清王朝灭亡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满清政府的新政遭到守旧势力的痛恨跟它离心离德,而其扶植的新势力又对清朝改革不彻底不满大多成为了同情和支持反清革命的力量。

首先从军事上来说满清政府鉴于八旗兵、绿营兵和由团练发展起来的淮军等旧军队战斗力低下在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抵御外辱的战争中一再的惨败,逐渐的开始另起炉灶支持袁世凯等人编练新军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保卫摇摇欲坠的满清政府,结果不曾想有着革命思想的南方新军等大多数新军竟然成为了满清政府的掘墓人,而袁世凯控制的北洋新军逼宫又成为了压垮这个腐朽无能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政治上来说满清政府裁汰许多旧官僚推行君主立宪得罪了旧官僚而其皇族内阁的骗局又让立宪派对其大敢失望转而支持革命,从经济上来说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得罪守旧乡绅而新的资产阶级守旧的满清官员阻碍投资兴业也非常不满于是大多倾向于革命党,从文化上来说废除科举制度让旧的文化人失望而大力支持的留洋学生又普遍支持革命,所以满清政府改革得罪旧势力而改革不彻底又让新势力普遍失望大大加速其灭亡。

此外为了筹措清末新政编练新军和发展资本主义等所需的资金以及支付《辛丑条约》等卖国条约的赔款满清政府又对百姓横征暴敛大大加剧了人民的负担,清朝的财政收入在清末短时间内就从1亿两白银增长到3亿两白银除了少部分是经济发展带来大部分都是通过各种苛捐杂税刮来的,这种情况下满清王朝不灭亡简直是没有天理了,事实上如果满清政府在国家还没有积重难返必须革命的情况下早点改革或者彻底改革也不至于落的如此下场,所以清末新政对于满清王朝来说真的是来的太迟了也很不彻底。

其他网友回答

清末新政,也叫庚子新政,也有人称为遮羞变法,是清政府在戊戌变法后的一场改革运动,也可以说是清政府最后一场回光返照的运动。

光绪二十六,由于庚子事件的爆发,慈禧带领光绪皇帝和百位大臣到线避祸,同时也屈辱地签下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为了解决困境,迫使保守派也考虑像戊戌变法一样进行改革,这次幸运的是经过慈禧太后的默许,而不像戊戌变法那样惨烈。

在庚子新政所修订的条约中,借鉴了戊戌变法,但比戊戌变法更为深广,如废除千年的科举制度。

我们来大致看看:编练“新军”,这项作为强国的重点之一,当时清政府集中了大部分资金和人力投入进去,如:光绪三十年颁布《陆军学堂办法》;光绪三十二年,兵部改为陆军部,任铁良为尚书,统一指挥全国新军;光绪三十三年,陆军部制定了全国编练新军,涉及全国编练计划,但遗憾的是,到清朝覆亡时,才成16万军队。商业方面:光绪二十九年,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并颁布一系列促进商业的章程;光绪三十二年,制定全国预算方案;宣统二年,颁布《国币则例》二十四条,推行有关币制改革;光绪二十二年,成立“铁路总公司”,修建铁路并制定章程。教育改革: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改革官制: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

还有对现代法律的修订,筹蒙改制等措施。

通过上述的执行,推动了自由经济的发展,促进法律现代化,政府机构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但同时由于清政府资金缺口大,只能在人民身上分摊,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军队的建立,导致北洋军阀的崛起,如袁世凯;在通商的条例中,有些政策是的列强侵略越发厉害,同时在筹蒙改制中催生了边疆的问题。这场改革实际上是清政府最后的一次回光返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现代文明的发展,由于商业的发展,推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办学潮的风起,让更多知识分子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批判,人民的处在水深火热,更希望早日民主革命的到来,形成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因此清末新政加速了清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