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孔融让梨、周处除三害、司马光砸缸课本里励志少年长大后怎么样了?
优质回答:
中国人小时候几乎都听过《孔融让梨》《周处除三害》和《司马光砸缸》这三个故事,其中分别体现了“尊老爱幼”、“浪子回头”和“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对孩子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不过对于三个主人公成年后的经历,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甚了解。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一下这三个人长大以后怎么样了。
孔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孔融是一个懂得谦让、尊老爱幼的好孩子。但事实上,除了这个故事外,《世说新语》中记载的另一个故事恐怕更能反映孔融的真实性格。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从这段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小年纪的孔融已经十分会怼人了。当太中大夫陈韪对他的表现有质疑时,他可是丝毫没有顾及对方的身份,直接用对方的话来怼对方,结果陈韪在一众熟人面前很是尴尬。
也许陈韪的话说的有些不合适,但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为了提醒这个孩子不要过于骄傲。而孔融用对方的提醒反唇相讥,就有些故意让对方下不来台的嫌疑了。这说明孔融的情商实在不算高。
后来,他也是因为情商太低,过于恃才傲物,先怼董卓,后怼曹操,结果成功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
前者稍微要点面子,故意用明升暗降的方法把他撵到叛乱猖獗的地区为官,打算借刀杀人。好在孔融当时运气不错,侥幸逃过一劫。
而后者是个阎王脾气,一言不合就起杀人的那种。所以当孔融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了他的底线后,他就直接找罗织一堆罪名将孔融处死。
由此可见,孔融这辈子还真是应了陈韪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他完全是自己把自己给折腾死的。
周处:“浪子回头金不换,为国马革裹尸还”
周处早年是个横行乡里的恶少,这主要还是因为他父亲是东吴大将周鲂的缘故。
这就好比我们今天的某些胡作非为的官二代,完全是仗着父辈的影响力横行无忌。
不过周处比起那些只知道祸害百姓的官二代来,多少还有些本事,至少一身的功夫是真的的。所以他才能成功的斩杀山中的猛虎与河中的恶蛟,并成功全身而退。
此外,要面子的性格也是他做到知错能改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幡然悔悟后,周处发奋苦读,终于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并一直当到御史中丞。
但在为官期间,他因积极劝谏、执法严明,结果得罪了朝中不少奸臣,因此遭到严重排挤。
后来在镇压氐族人齐万年叛乱的战争中,周处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仍坚持战斗,最终壮烈牺牲,成为受到举国上下敬仰的真英雄。
司马光:“博学多才,顽固保守”
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年幼时的司马光是个敢于当机立断的勇敢少年。可随着年纪慢慢变大,他却逐渐走向了和年少时完全相反的另一面。
对文学或历史感兴趣的人一定都知道,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非常值得细读的巨著,充分的反映了司马光本人深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
但除此之外,司马光在担任宰相期间,与王安石在变法问题上的激烈斗争却实在有些让人觉得有些恼火。
尤其是他经常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对一切变法措施进行无道理的否定,实在是刷新了人们对于疯狂的认识。
甚至司马光在临死之前都表示,因某些变法措施没来得及废除,让他觉得自己“死不瞑目”。
这种毫不考虑实际情况,为反对而反对的态度根本无法改变国家的困境,只能让原有的矛盾进一步放大并激化。
而司马光与王安石之间的长期斗争,也为宋王朝长时间的“党争”开启了先河,导致整个国家陷入无止境的权力斗争中去,并一步步走向灭亡。
总体来看,无论是孔融、周处还是司马光,在成年后与年幼时的性格、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说明人这一辈子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树立一个正确目标,并朝着它不断前进,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文人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们都走上了仕途之路。捍卫祖宗之法,维护祖国统一。为人刚毅,正义感爆棚,但都是命运多舛,死后倍享荣耀!
·孔融 性别:直男一枚 享年55岁 身世背景:孔子二十世孙 社会知名度:☆☆☆☆☆
·正义感:☆☆☆☆☆
孔融长大后立志报国恢复汉朝的统一;恢复祖宗的荣耀;恢复独尊儒术的局面;但是孔融身在乱世,人在此名在外。汉献帝时期,被派到北海。北海六年,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执法严明,办学尊儒。颇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建安元年,袁谭进攻北海,孔融不敌被迫离开北海。孔融正义感爆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看不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曰曹操,时为曹公,名为汉贼。曹操的禁酒令不顾,大发狂言。曹操一怒之下把他送给了阎王,见他的的老祖宗去了。
· 周处 性别:猛男一枚 享年:51岁 身世背景:官二代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之子 社会知明度☆☆☆
·正义感:☆☆☆
司马光 性别:直男一枚 享年66岁 身世背景: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社会知明度:☆☆☆☆☆
正义感:☆☆☆☆☆
其他网友回答
孔融让梨是谦让的品格及才情、周处除三害是浪子回头及勇武、司马光砸缸是智慧及救助,这些都是古代人宣扬道德规范…
长大以后,怎么样?都成大才了,千古留名了。
至于,结局?不能以今人的眼光去度古人之腹。孔融,虽然是被曹操所杀,按古人观点,曹操奸臣,孔融是大忠臣。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以今人观点,司马光是反改革派。而历史是“绅士”写的,司马光是站在“保守派”一边,也就是绅士一边。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好就是好,就事论事,以后的事是以后的,不必要强求一致。
其他网友回答
没看过,
其他网友回答
二、周处(东吴-西晋大臣、将领)
周处(236—297年 [1] ),字子隐,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 [2] 西晋大臣、将领,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之子。
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拜访名人陆机和陆云,浪子回头,发奋读书,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拜东观左丞,迁无难都督,功业胜过父亲。吴国灭亡后,出仕西晋,拜新平太守,转广汉太守,治境有方。入为散骑常侍,迁御史中丞,刚正不阿。得罪梁孝王司马肜。
元康七年,出任建威将军,前往关中,讨伐氐羌齐万年叛乱,遇害于沙场。追赠平西将军,谥号为孝。
三、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1-2] ,世称涑水先生 [3]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2] 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