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请问,你读了多少中外名著?名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优质回答:
从小到大,我很喜欢看故事书。小时候家里穷,学校也没图书馆,离城里远,没有书读。后来上高中,周末去书店每次都能呆一整天,直到两眼发黑。那时候读四大名著,都是借同学的看,还有一些小说,比如《平凡的世界》,《边城》,诗集等,读的时间太久了,很多都忘记了。
再后来我考上大学了,英语专业,时间充沛很多,读了很多的外国名著,英国名著比较多,其他的都是美国法国日本苏联。
在这里,我为大家先说说,读名著为我带来了什么?
1. 名著能冲击我的思想,启发我不断思考,让我对人对事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梦想,还是对生活,人生,社会交际各个方面的思考,从名著中,我们都受益良多。
作为一位情感细腻的女生,先从我最喜欢的小说《飘》说起。原著是《Gone with the Wind》。也翻译为《乱世佳人》。
请看剧照,如果没时间读书,看看影视也会受益匪浅。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
经典语录: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故事发生在美国内战也就是南北战争期间,战争前,女主人公斯嘉丽是一位体面的富家小姐,家境优越,地位尊贵,漂亮美丽,家里还拥有一处庄园。战争爆发后,她相继失去了父母亲人,也失去了精神支柱,在快要饿死的时候发誓,我再也不要挨饿。
她美丽,高傲,自信,任性。爱上了艾希礼,而艾希礼却拒绝了她,和表妹梅兰尼订婚。在表白被拒绝后,斯嘉丽一气之下嫁给了别人,不过,婚后没多久丈夫在前线战死了,她变成了寡妇,而她喜欢的艾希礼也上了战场,并将自己的妻子和肚子里的孩子托付给了斯嘉丽。
她坚强勇敢而自私。战场很快就蔓延到了斯嘉丽的庄园,全小说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战火连天中,男主人公瑞德用布捂住了马的眼睛,将马车开出火海。男主人公瑞德走后,斯嘉丽在打雷闪电的夜晚,一个人绝望地站在桥下,暴雨浇透了全身,她无助地拉着马车的缰绳,马却不向前走一步。车上是刚刚生产完的梅兰尼和她的宝贝,在那艰难的时刻,她不负重托,将梅兰尼安全送回家里。为了保护家人,即使害怕的发抖,她还是鼓起勇气打死了一个闯入的士兵。
她又是自私的,她为了钱抢走了妹妹的未婚夫,不顾道德伦理一次次向艾希礼示爱,背叛了信任她的梅兰尼。
但梅兰尼从没怪过她,梅兰尼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人,她的善良不允许自己对斯嘉丽有一丝的责备,即使梅兰尼亲眼看到了斯嘉丽向艾希礼表白。在她心里,斯嘉丽是自己和孩子的救命恩人,没有斯嘉丽找医生,孩子还没出生,她可能已经死了。没有斯嘉丽,她和孩子会被大火吞没,会饿死。没有斯嘉丽,就没有她和孩子。
爱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犯了一次错误,就放弃爱你。就如梅兰尼一样,即使知道斯嘉丽爱自己的丈夫,但她从没有责怪过梅兰尼,在她心里,斯嘉丽是最勇敢的人。梅兰尼和斯嘉丽这种经历无数生死的感情已经超越了梅兰尼与自己丈夫的爱情。
类似爱情题材的,我看过很多名著《简爱》《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德博家的苔丝》《呼啸山庄》,《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等。
所有名著中,人物设定最饱满最真实的非斯嘉丽莫属,她不是最完美的人,她拜金,自私,高傲,为了达到目的可以突破道德底线。同时,她又那么勇敢,坚强,有责任心,为了保护家园,保护亲人,甘愿铤而走险。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完全一无是处的人。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就像斯嘉丽一样,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独有的光芒,但有光的地方就有阴影,关键取决于我们是否看的更全面,透过光芒看到隐藏起来的阴影,或者通过阴影,寻找它微弱的光芒。
2. 名著激励我努力生活,乐观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挫折和考验。
斯嘉丽嫁了三次,每一次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人。第一次是因为赌气,第二次第三次是为了钱。
在女儿死后,她才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不是艾希礼,她自始至终爱的都是瑞德。她错了这么多年,看着收拾行李,即将离开的瑞德,她哭着求着说自己错了,哀求瑞德不要走,但瑞德还是走了,她失去了爱人。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泪流满面。
一位从小养尊处优的大小姐,经历了父母离去,经历了战乱,穷苦,挨饿,经历了女儿意外死亡,朋友的去世和爱人的离去,她所有的精神支柱都不在了,但最后她站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仍然可以坚定的说: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
命运带给斯嘉丽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灾难和打击,但斯嘉丽没有被打倒。她依然是那个坚强,勇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女人。这何尝对读书的我们不是一种启发?
3. 名著可以提升我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我的思想变得成熟,对事物有独立的见解,坚持自我。
作为一位女性,要达到独立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思想的独立。名著就是我的精神食粮。
谈到思想独立,很多人会想到《简·爱》的女主人公。她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从小被欺负,后来去了寄宿学校,毕业后认识了男主人公,本可以幸福地嫁给自己喜欢的人,但结婚时却发现罗切斯特是有妻子的,她毅然离开了罗切斯特,在离开的路上,她差点死了,幸好被牧师圣·约翰救了下来。后来,约翰请求简嫁给他,打算一起去印度传教,简拒绝了他。故事最后,简回到了庄园,遇到了罗切斯特。虽然罗切斯特失去了双腿,但简最后还是嫁给了他。
简虽身份卑微,相貌普通,但对于爱情和婚姻,她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她爱着罗切斯特,但不愿卑微地做罗切斯特的情妇。所以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罗切斯特。她拒绝了约翰的求婚,因为她不爱约翰,约翰也不爱她,仅仅觉得她适合做传教士的妻子。
简自重自强自爱,面对生活中的困苦,从不低头,面对爱人的欺骗,坚持着自己的底线,自始至终保持着自我,不卑不亢,温柔坚定。是女性的榜样和楷模。
虽然故事发表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女性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只能相夫教子,做一个好妻子,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女性依然面对着各种的不公,职场歧视,家庭矛盾,社会压力,每一个都是一座大山。让扮演不同角色的我们焦头烂额。若没有一个强大的自我,我们很快会被吞没,迷失自我。名著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它引导我们,启发我们,让我们还是我们,而不是一架机器,永无止境地运作着,毫无自己的思想。
4. 名著让我更加形象具体地了解历史,了解自然,认识世界。
初中高中时很多人一上历史课就瞌睡,为什么?太过理论化,枯燥乏味,流水账似的历史事件,很难让人产生兴趣。但名著就不一样了,就拿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来说吧,看过书的或者电视剧的,总能清晰生动地讲出历史事件,而且前后不会混乱。
在没有看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之前,大自然的残酷很难具体的映在我的脑海里,但这本书做到了。一个在温室长大的阿拉斯加被拐卖到荒野中成为雪橇犬。为了生存,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它不得不与其他狗厮杀夺食,大自然是一个血腥的战场,适者生存。只有强大的适应能力才有活下去的权利。
去年看了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和姊妹篇《灿烂千阳》,一页一页的看,一点一点地我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个被战争洗礼,千疮百孔,伤痕累累的国家。
二战时期也有很多作品,大学时看过一部电影《美丽人生》,一位父亲和儿子被关在纳粹集中营,为了保护儿子的童心不受伤害,撒谎他和儿子在做一个游戏,最后自己被杀死了。
其实还有很多名著值得阅读,这里推荐一些自己最近半年看过的《白夜行》《挪威的森林》《儿子与情人》《怦然心动》《人生海海》《情人》《小王子》《月亮和六便士》等等。
其他网友回答
读书收获因人而异,一看感悟能力,二看本人基本功,水平同在一条线上领悟收获不会相同。但名著是公任的,如果读后体会不到好那说明一是没有认真读,二是学识浅薄
其他网友回答
麦家说:“读书就是回家”,在书里,你可忘怀尘世的纷扰,一书一世界,名著经典需要静下心来阅读的,每当看到那些孜孜不倦阅读的孩子,散人就会想起当年的自己。
那时候书很少,文学艺术要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八个样板戏”的文词确实精彩,可是我们都喜欢去找“禁书”来读。
当时所谓“禁书”,现在已经开放了。
行文至此,散人我就推荐几本经典文学吧:
雨果《悲惨世界》
年少一定要读雨果,雨果不仅是伟大的作家、人道主义者,还是伟大的诗人,写的诗相当漂亮!
小说《悲惨世界》比《巴黎圣母院》更耐读,处处闪现人性的无奈和光辉!散人希望大家在阅读文本时,不要对作品做价值判断,不要用好人坏人来给人物贴标签,这是一个现代读者需必备的修养。
一场好的阅读就是一次热泪盈眶的修行,一定要去感受浪漫主义大师的艺术魅力!
【维克多·雨果】
莎翁戏剧
人生不读莎士比亚戏剧,那其它书都白读了,这是散人的观点。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莱特》、《李尔王》、《奥德赛》、《麦克白》,一生不可错过的经典,建议选择朱生豪译本。
莎士比亚的艺术魅力,让人叹为观止。剧情跌宕起伏,让人直呼过瘾!莎翁语言行云流水,朱生豪译文十分贴切原文。
【莎士比亚】
《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散人不管红学家把《红楼梦》拔得有多高,我只看过前八十回!
前八十回读起来相当有趣和生动,全靠曹公语言艺术之魅力。也就一大家子的琐碎事情,都能给你跃然纸上。
读《红楼梦》时,不要跳过原著中的诗词,结合情景赏读,大有裨益,若摘抄出来读,则索然寡味。
【曹雪芹】
结语:中国现代文学,读读鲁迅相当受益。沈从文、巴金、阿城,都建议读读,书读多了,你就知道哪些符合你性子,哪些看一眼就知道不值得读。贾平凹的小说,散人一直不喜欢,有一种男人的邪狭在里面。
“读书就是回家”,“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其他网友回答
老残游记,希特勒传,山海经,中国六十年前能上架的书籍,包括翻译过来的,
其他网友回答
国外的看得少,初中阶段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保尔柯察金,我个人认为这几一类书对一个人的三观影响比较大,国内就看得多了,主要是历史方面的几乎全看过,文学方面的一般都不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