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高中地理好难学,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优质回答
高中地理确实是难学,因为其特殊性,在高中阶段属于文科类,但是在大学缺归属于理科,所以气难度在文综三科里面是最难的,尤其是必修一!面来谈谈高中地理,外号文科生的噩梦,确实很难,区时的计算,晨昏线,地球的公转自转,等等吧,咱们先说一方面
1、用地图学地理法:大家都知道,学地理时,首先要掌握的就是事物的地理位置。因为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地理位置,事物的许多地理属性、特征、特点以及与其他 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内涵规律等才容易一下子揭示出来。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我们知道了某个城市的位置是在北纬35 度某大陆西岸。这样,我们就容易一下子推断出:它是地中海式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反而少雨。没有长久的冰冻,生长着耐旱的,树皮很厚的常绿灌木。春季景色 最美,宜于游览等等。
2图表直观法:
学地理要学会自己画图标,没事自己多整理利用课本中的各类景观图、曲线图、示意图等进行直接逐项比较,从而形成地理概念或地理特征。给你举个例子:
比较长江、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和农业差异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温度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一月均温 大于00C 小于00C 干湿状况 湿润地区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 大于800㎜ 小于800㎜ 结冰状况 冬季河流不结冰 冬季河流结冰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耕地类型 水田 旱地 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高粱 经济作物 甘蔗、油菜、棉花 甜菜、大豆、棉花
我这个例子如果你学习过高中地理一眼就能看明白!
在一起看看有关晨昏线问题。这个是我们必修一,乃至高中地理中的一个大难点!
晨昏线的区分:
在日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区分判断方法有:
①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黄昏);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黎明)。如上图1中的弧线AB为晨线。
一般地,在地球侧视图上,晨昏线只表现为晨线或昏线(如图1);在俯视图上,我们所看到的晨昏线是一半晨线和一半昏线。如图2中弧线AM为昏线,弧线BM为晨线。在有的图中,还要根据具体要求先判断昼夜状况,再判断图中的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晨昏线的运动特征
由于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自转15°,因此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因此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幅度为46°52′。
(1)侧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
如图1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部分为黑夜。
(2)俯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
如上图2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北极圈,大圆为赤道,阴影部分为黑夜。
(3)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
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而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是由东向西。故向东走人们会感到昼夜更替的周期短于一个太阳日;反之,向西走则大于一个太阳日。
3、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
一般地,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经线斜交(即晨昏线不经过南北极点),其夹角范围为0~23°26′。在二至日时,其夹角最大,为23°26′。当晨昏线与经线相交时,其夹角与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值相等。
在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晨昏线与纬线垂直。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纬线斜交,但是总可以找到两条与之相切的纬线,它们分别是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的两条纬线。如6月22日,太阳直射23°26′N,故晨昏线与经线成23°26′的夹角,与66°34′N、66°34′S相切。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找的对高中地理和历史的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如何复习高中地理?
优质回答
你说的是高中地理吧!
我这样认为是因为我们初中地理中考不考,所以不用怎么复习。所以我推段你说的是高中地理。
我是一个文科生,高中地理从60分,慢慢的爬到了90分。
首先,我高一的时候,发现地理非常难,因为我感觉初中这些东西都不重要,所以没有基础,高中为了学文接触地理,很难学,不过我还是逼着自己去学。
很庆幸,我高一分文理科之前遇到了一个好地理老师,她上课很有意思,经常教我们顺口溜背地理。所以,我爱上了地理。
那年寒假,我在家画了一寒假地图,每天画两张。那些地图我现在还记忆深刻。这样一个寒假下来,我对全球各地都有一个了解,所以地理自然就好学了一点了。
地理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认真学,肯定能学好。
我的意见是先要熟记基本地理事物,例如位置,地形,气候,洋流等,再熟悉地理原理,例如地球运动原理,大气运动原理,岩石循环原理,区位原理等,然后按正常思维分析分析,应该没有问题,大多数人是因为基础事物没过关所以才学不会的。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如何学好高中地理的方法和技巧】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