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故事?
优质回答: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弱肉强食是自然界恒古不衰的规律。但不论是翻阅竹简汗青,还是用搜索引擎查找大数据,你总能找到一些咸鱼翻身,以弱胜强的军事反证案例。莫非太阳要从西边出来?老师教我们的都是错的?非也!两军交战,影响的因素太多,太复杂。大家以为强势的一方未尝没有难言之隐。而大家以为弱势的一方也未必不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在某些情况下,强可以转化为弱,弱可以转化为强。移形换影,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个案例,强者被弱者找到命门。武林中有一门很厉害的武功叫金钟罩铁布衫。谁要练好了,不仅刀枪不入,甚至可以抵御洋枪洋炮。但这门功夫有个缺陷,练功者身上某个地方存在一个命门。只要找到这个命门,就好像是找到了可以给气球放气的气嘴一般,铁布衫瞬间变成吊带衫。对于弱势一方,就看你有没有发现强者命门的能力。这里举的案例发生在大唐开国时期,李世民与薛仁杲之间进行的战略决战。开战之前,唐军不仅在数目上处于弱势,而且刚吃了败仗,士气低落,战斗力也不如对方。而薛仁杲虽然在多方面占优势,但唯一苦恼的地方在于深入大唐腹地,后勤补给比较困难。所以,李世民在前方毫不犹豫选择坚壁不战。他不与薛仁杲拼力量,而是与对方拼耐力。因为后勤补给就是薛仁杲的命门。最后,薛仁杲方面因为粮食耗尽而军心动摇。李世民则趁机发动总攻,并一举全歼了对手。
第二个案例,强者看上去强,但其实没那么强。这也是发生在大唐开国时期的虎牢关之战。开战之前,李世民兵力不足三万。而对手窦建德则拥有超过十万的大军。单从数字上比较,强弱对比非常明显。所以李世民最初计划并非是要击败窦建德,而只是想凭借虎牢关的险要地形阻止对方前进。但通过几次小规模近身接触后,李世民发现对方士兵普遍心浮气燥,纪律性差,战斗力实际并不强。而唐军总兵力数目虽占弱势,却拥有一支规模达三千五百人,战斗力爆表的铁甲骑兵。因此,李世民临时改变计划,主动引诱窦建德进攻,并趁对方麻痹大意之际发起致命一击,最终全歼敌军,获得了定鼎中原的决定性胜利。
第三个案例,不作死就不会死。强者的统帅心血来潮瞎指挥,最终作死输给弱者。这个案例是发生在王莽时期的昆阳大战。当时,王莽手下的统帅王邑、王寻率领四十余万大军聚集在昆阳城下,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城内守军很快便宣布投降。但王邑、王寻不接受,因为一接受投降,就没有理由在城内烧杀抢掠了。这种不留退路的表态逼得城里守军达成共识: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在守军众志成城之下,王邑、王寻硬是多日没攻下来。有人建议王邑、王寻暂时放弃打昆阳,先寻找更重要的目标。但后两者断然拒绝了:这么多兵力,居然攻不下这么小个城,实在太没面子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当攻城一方因多日劳累而精疲力竭之际,叛军首领刘秀率领数千人的敢死队趁夜色和狂风暴雨向王邑、王寻的中军帐发起突袭。这一次,王邑、王寻作出了最后一个作死决定:各相关单位原地不准动。这倒好,王邑、王寻一方总兵力虽多,但这些人却没法上前阻止刘秀乱砍乱杀。最终,这些人只能眼睁睁看着王寻被当场斩杀,王邑连内裤都不要就跑掉了。四十余万大军一个夜晚全线崩溃!
如果您喜欢趣味历史,欢迎关注钓雪人!
其他网友回答
说说近代的吧。
提起近代的军事战争,就离不开军事奇才毛泽东毛主席了。虽毛主席生平指挥大战要战无数,以少胜多也不胜枚举,现举个引以为傲的。
第一次军事行动
1917年,北洋第八师王汝贤的三千多名溃军从株洲、湘潭一带溃退,路过长沙。当时打败北洋系的桂军主力尚在衡山、湘乡一带,长沙一时间成为一座“不设防的城市”。溃军虽一路烧杀抢掠,但是此时却徘徊在离城外几里的猴子石,原来溃军不知城内虚实,不敢贸然行动。
毛泽东当时年仅二十四岁,是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为了弄清楚状况,他和几个同学在晚间乔装打扮,来到猴子石附近打探敌情。看到这群北洋溃兵三人一团,五人一伙,溃不成军,无精打采,便有了自己的判断。料到敌军不知道城内是否有桂军,害怕遭到袭击,所以才踌躇不前。
毛泽东探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找到校长孔昭绶,恳切陈词,劝阻大家不要离校,外面战事混乱,外出暂避恐怕凶多吉少,何况一旦让溃军探听到长沙城的虚实,长沙城肯定遭受一场浩劫。当务之急,应该趁敌人惊魂未定,主动出击,吓走敌人。
毛泽东的提议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同意。毛泽东登台点将,
趁着暮色朦胧,带着一百多名手持木枪的学生军和二十多名背真枪的警察,兵分三路,悄悄埋伏在猴子石附近的几个山头,对其形成包围之势。
利用地形优势,制造紧张气势,一时间锣鼓齐名,喊杀冲天,溃军纷纷打出了白衬衫,最后全部缴械。
毛泽东当时是一介书生,此前从未组织过战斗,却临危不惧,机智果敢,仅凭一百多名学生军和二十几条破枪,兵不血刃解决了三千多名北洋正规军,使几十万长沙市民免遭兵灾,堪称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历史上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故事】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