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乌合之众这本书(怎么评价《乌合之众》这本书?)

网友提问:

怎么评价《乌合之众》这本书?

优质回答:

感谢邀请。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

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乌合之众》这本书,是专门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还有一本是《想象的共同体》),它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

这是互联网时代社群运营者必看书目!

15条观点摘录

1、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

2、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

3、单独一个人必须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律上或者道德上。但是,群体则不然,群体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4、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5、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6、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

7、夸大其词,不断重复,言之凿凿,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

8、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

9、一切时代的宗教书和各种法典,总是诉诸简单的断言。

10、到了一定的时候 ,我们不会记得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人是谁 ,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疑 ,广告能有令人吃惊的威力 ,这就是原因。

11、群体精神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他们如此甘愿听从别人的意志,以至于只要有人自称是它们的主人,他们就会本能地听命于他。

12、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

13、对群体来说,也许最不合理的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14、我们可曾了解在人类历史上起重大作用的伟人们的真实生活?比如赫拉克利特、佛陀、耶稣或穆罕默德很可能不知道。其实,他们的真实生活如何,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们想了解的,是民间传说所创造的伟人。群体感到激动人心的,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而不是真正的英雄本人。

15、一件事情,最能打动群体的总是其中最美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那部分。

社群是营销转化和裂变的解决方案。

构建社群,塑造社群亚文化和价值观,开发种子用户,运营,沉淀、流量转化,快速引入招商资源并滚动复制。

2019,为企业量身定制年度顾问服务

互联网营销是一项大工程,系统而庞杂,但没关系,蒋老师在2019年,征集3家(对,只有3个名额,先到先得!)对互联网转型升级有烈需求的中小企业或者创业型小微企业(具备一定的产品、团队及资源基础),由蒋老师亲自担任企业品牌营销及互联网战略转型升级顾问,辅导企业的品牌营销及互联网营销升级落地!

观点:深知精准营销创始人、CEO 蒋军

蒋老师互联网营销社群课程,头条语音专栏和视频专栏已经开通。

深知精准营销:提供互联网精准营销策划运营,品牌IP化构建,场景化产品策划,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营销运营,资源导入及项目落地,快速实现销售转化。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一本不通俗不讨喜却值得细读的好书”

文:idiot111

“这是一本不通俗、不讨喜却值得细细品读的好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刚翻开《乌合之众》第一卷时,里边絮絮叨叨、略显累赘的结论性话语和缺少推论、也难以引起共鸣的举例总会让人读起来举步维艰,只想骂娘。

可越往后读,却越能感觉到王境泽真香警告的威力之强:

因为联系现实,书中关于传统、教育、群体意识的许多观点确实对当下频频爆出的诸多社会热点有很好的引导、警醒作用——它能一大嘴巴子狠狠抽醒许多装睡或被迫装睡的人。

群体意识:我们都是乌合之众

书本序言中说,“在这一本书里,我们将研究群体心理”。

可有意思的是,英文原名“The Crowd”(直译应当是“群体”)的这本书,却在众多译者的翻译中呈现为“乌合之众”,这样看来,勒庞对“群体心理”的褒贬色彩可以说是很明显了。

“乌合之众”一词出自《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两千多年前的管仲说的很直白:人们刚聚在一期的时候还是很可以的,但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一群王八蛋!

那这本《乌合之众》自然也逃不过批判群体心理的大方向了。

首先,勒庞先知般地写道:“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在之前的时代里,民众的声音不受重视,可到了当下,民主、大众传媒等的出现,让民众逐渐从各个阶层进入政治生活。

观察当下的网络时代,勒庞100多年前的这个结论显然是超前适用的,从“崔永元手撕娱乐圈”、“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到“温州女孩滴滴遇害案”,热门事件中群体的网络呼声确实推进了相关制度规则的修正。

然后笔调一转,勒庞开始分析群体心理。

他说,群体总是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说理与论证战胜不了群体,他们只被情感驱动。

他说,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他们不仅冲动而且多变,为了某种信念或动机,可以成为残暴不仁的刽子手,也可以慷慨赴义,为了信仰的胜利不惜血流成河。

他还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回望过去,远如投资市场的钱宝崩盘,近如朋友圈内的假·杨绛百岁感言转发,这些事件的参与者如今在我们眼里可能都是傻瓜,然而世界上真的只有这些傻瓜吗?

不同时代的群体,总会重复着同样的乌合之众的故事。

教育心理:年轻人不能只会死记硬背

在研究“产生群体信念与主张”的间接因素中,勒庞分析了“教育”的意义。

他承认当时最具主导意义的观念是,“教育能大大地改变人,最后肯定能使人趋于完善,甚至让他们变得平等”。这与现如今的境况何其相似乃尔?

工人不想再做工人,农民不想再做农民,而大多数地位卑贱的中产阶级,除了读书上大学吃国家公务员这碗饭以外,不想让他们的子女从事任何别的工作。

同样被不幸言中的还有另外一段话:

“方向正确的教育,如果不能提高道德水平,至少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幸的是,拉丁民族把自己的教育制度建立在十分错误的原则上……即认为背诵教材就可以提高智力。于是,大家都拼命多背诵,从小学到博士或到考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年轻人只会背书,而在判断力和创造力方面却没有丝毫的训练。”

想想我们的寄宿制学校教育:

繁重的功课、人为的训练和填鸭式的教学,不考虑接下来的日子,不考虑学生终将成年和其作人的功能,也不考虑身处其中必须加以适应或提前学会适应的社会,只通过每年六七月份的分数竞赛将孩子们划分为三六九等。

形形色色的考试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甚至贯穿我们的一生,对许多人来说,学会考试比学会知识、学会技能、学会创新更加重要。

传统意识:驱动人们行动的,是传统

而在事关“传统”的问题中,勒庞的论断依旧敏锐惊艳。

他说,传统代表着过去的观念、需求和感情。它是种族精神的综合,对我们影响巨大。

他还说,驱使人们行动的,是传统,尤其是当他们结群以后……没有传统,就没有民族的灵魂,也不可能有文明。

从辛亥革命到1966的文化大革命,我们的历史上曾经受过将近一个世纪的、有强度的对传统文化的绞杀式破坏。但是,华夏传统是绞杀不掉的,怎么弄也没把这些文化弄死,反而是一些引进的东西到中国之后不伦不类。

所以现在,我们喊出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口号,我们开始意识到只有回归长久积淀而成的深层次传统,才能从中寻找到现代人安身立命的坐标。

与此同时,勒庞还指出群体对病态传统的病态性坚守。

“最坚决地捍卫传统思想、顽固反对变化的恰恰是群体,尤其是分等级的那类群体。我曾经强调,群体思想保守,指出最强烈的反抗也只获得了名号的改变。”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亦复如是。

它的哺育者康有为及其同党们,既希望变法能流淌着尧舜周孔古老而神圣的血脉,又试图让它吮吸西洋现代文明的乳汁,可归根究底,它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传统皇权”。最后,构建在真伪参半地基之上的维新大厦只能轰然坍塌。

“最可怕的偶像并不在庙堂里,也不是宫殿中那些最专制的暴君。这些人一下子就可以消灭,但统治我们思想的那些看不见的主人,任何反抗对他们来说都不起作用。”

想想前段时间横行网络的“荡妇羞辱”。

强奸犯回应强奸指控,却指责对方“交过很多男友”;围观者围观性侵骚扰,却吐槽女性穿着暴露容易引火烧身;键盘侠转发裸照视频,却恶意抹黑当事女性水性杨花……

都8012年了,病态的传统男女性别冲突依旧是许多社会人无法跨越的鸿沟。

PS:

勒庞的这本《乌合之众》,爱者如云,厌者如织,始爱后厌始厌后爱者更是如鲫,可独独缺少对它无所谓的人。

你只要读了,就会对它产生强烈的爱或恨——要么膜拜到抄断笔,要么鄙夷到捏断鼻。

而对我来说,借用书友@peony的一句话作读书总结:

看《乌合之众》最大的收获就是,让自己学会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做冷漠看客,也不要人云亦云。

下载“博库图书馆”APP,即可免费借阅~

-END-

作者简介:idiot111,专注于博库购书读书数载的不知名投稿人和阅读者。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博库图书馆(ID:bookuuread)

其他网友回答

《乌合之众》作者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最为著名;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最有影响的,也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作者论述在传统社会因素毁灭、工业时代巨变的基础上,“群体的时代”已经到来。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在西方已印至第29版,其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佳作。

本书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是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本书还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 本书被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

作者简介

勒庞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著有《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其中以《乌合之众》最著名。

媒体评论

1、 勒庞的《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创始人 弗洛伊德

2、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

——美国社会心理学大师 奥尔波特

3、勒庞的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

——美国社会学家 墨顿

4、勒庞最早有效阐明了“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的实相,从而“给予作为古典民主学说和关于革命的民主神话基础的人性画面沉重一击”。

——美国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

其他网友回答

我之前一直强调人应该寻求自我,但我不知道如何去说服那些沉迷在互联网中各种社群的人儿,直到看到《乌合之众》这本书才恍然大悟:

“群体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如果‘整个世界’指的是群体,那就根本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整个世界要比伏尔泰更聪明,倒不妨说伏尔泰比整个世界更聪明。”

也就是说,群体的出现,个性的消失。活在群体中,随波逐流是常态,做自己是变态。

随大流走很可能是安全的,因为法不责众;而追求个性,容易被踢出人群中去。但谁都不想被排斥的,因为活在人际关系中人更难产生幸福感。

但你也别忘了!乌合之众是愚蠢的。真正的聪明人是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所以,这本书的价值就体现这这里。《乌合之众》指出群体中人们的愚蠢行为,旨在唤醒人们的寻找个性。

不过,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但我认为不能以一分为二的视角来看这本书。不可否认,每一位作者都是偏见的,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也如此。

《乌合之众》这本书大量的观点是偏激的,没有科学依据的。但这本书出于100多年前,勒庞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而创作的。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书中有些令人难以理解的的说法是情有可原的。

所以,我认为评这本书不能以现代眼光来评价它。反过来,我很佩服作者的预见之明。尤其是把“乌合之众”放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再合适不过了!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怎么评价《乌合之众》这本书】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